处处闻茶香,移步皆是景。六月,走进位于毕节市织金县凤凰山的乌蒙利民生态茶场,万亩茶叶在山垅上层层铺开,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昔日,这里是火毁林场区,山荒水浊,千疮百孔。今日,这里是毕节市最美生态茶园,是贵州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贵州首张茶园林业碳票诞生地。一个个“标签”,折射生态之变。
近年来,毕节市织金县以“桂花小流域凤凰山综合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为牵引,培育深耕茶产业,严控新增水土流失,实现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6万亩,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示范带动效果突出,“生态美、百姓富”的画卷徐徐铺展。
治水保土 荒山变青山
“守着荒山要饭吃”是过去凤凰山周遭村民的不愿提起的一段“苦日子”。曾经,凤凰山属火毁林场区,严重时期水土流失面积达1580.49公顷。
如今的凤凰山,万亩茶叶一碧千里。人民网 陈洁泉摄
“凤凰山上千沟万壑,以前每逢雨季,雨水夹带砂石瓢泼而下,严重的还可能危及附近村民安全。”织金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姜杰说:“早些年,凤凰山水保治理是难事,更是急事。”
凤凰山实施治理前。石祖述摄
找准方向,因地制宜。2012年,织金县开始引进发展生态茶叶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在凤凰山火毁林场区域建设乌蒙利民生态茶场,规划面积1.47万亩,采用“灌+草”措施实施水土流失治理。
“由于凤凰山土地贫瘠、水源缺失、高山坡度大等问题,起初茶场发展一度陷入产量低、生长慢、采摘难的困境。”乌蒙利民生态茶场负责人蔡靖感慨,火毁林场种茶比想象中更为不易。
修建机耕道、会车道、人行梯步、排水沟、蓄水池等工程设施,种植经济林、开展封禁治理、实施保土耕作、填土护坡等治理措施……近十年的不懈耕耘,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荒山上“妆点”,昔日荒山僻壤“改头换面”,青绿成景。
数据见证生态变迁:该区域林草覆盖率从46.67%增加到86.7%,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0000余亩,年保土效益4.47万t,年蓄水效益28.10万m³。2023年1月,乌蒙利民生态茶场获评贵州省水利厅命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绿色发展 青山生“金山”
茶树连片,绿树成荫,尽管是夏季,乌蒙利民生态茶场却清爽宜人。观茶景、采茶味、品茶香,往来游客熙熙攘攘。
一手抓水土治理,一手抓绿色产业,生态茶园演绎美丽“蝶变”,获评AAA级旅游景区。置身于此,生态茶餐厅、运动场、茶文化体验基地、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大厅等设施场所多元丰富,昔日荒山俨然成为集茶园观光、茶园品茶、采摘制茶体验、养生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如今的凤凰山,万亩茶叶一碧千里。人民网 陈洁泉摄
是风景,更是“钱景”。茶树管护、采茶、茶叶加工、茶树包干……受益茶山开发,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户陆续返乡,在茶场内找到了新的生计。目前,茶场已吸纳1000余人入股分红,解决劳动力就业200余人。
是生态,更是产业。在乌蒙利民生态茶场,白茶、黄金芽等品种茶叶种植已发展成1条茶产业链,“乌蒙茶”品牌随之走出大山。“今年三月,茶场8000多亩黄金芽进入丰产期,每天可制茶4000余斤销往浙江。”蔡靖自豪地说。
游客正在茶场内赏景。人民网 陈洁泉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2年6月14日,乌蒙利民生态茶场获得贵州省颁发的首张茶园林业碳票,碳票涉及茶园面积5773亩,辐射带动10个乡镇21个村发展茶叶种植,核定碳减排量6774.46吨。如今,凤凰山区域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水土流失治理正由“绿”向“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