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阳澄湖,外地人脑海里是一只只膏满黄肥的大闸蟹,而对苏州当地人来说,阳澄湖则是苏州的“母亲湖”。
阳澄湖边微风习习,湖中碧波荡漾。苏州相城区生态环境局污防科科长冯菁告诉记者,阳澄湖具有供水、生态涵养、景观旅游、渔业养殖、蓄洪滞涝等多种功能,担负着苏州市区、昆山市等沿湖乡镇的饮用水供给任务。
数据显示,全域面积117.4平方公里的阳澄湖,属相城区范围的达到64.79平方公里,占比55.2%。“近年来,阳澄湖的总取水规模不断增加,对阳澄湖水环境质量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相城区制定了《阳澄湖水环境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加强阳澄湖的水环境保护。”冯菁说。
除去开展雨污水管网检测,修复问题点位,对阳澄湖周边养殖池塘尾水氮磷拦截设施提标改造等措施以外,冯菁介绍的一项工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相城区按照市里统一部署,推进合计8579亩恢复区重建水生植被,目前相城区试点恢复区已100%覆盖。”冯菁说。
原来苏州市为进一步修复水生态系统,在2021年开始实施阳澄湖万亩水生植被修复试点项目。计划通过重建湖区水生植被1万亩,实现水生植被覆盖率、水体透明度、水生植物多样性及生产力的提高,进而净化水质和提高水环境容量。
记者在现场看到,阳光直透阳澄湖湖底,碧波之中水草荡漾,鱼儿在“水下森林”中穿梭。
武汉大学梁子湖国家野外站高级实验师王力功是阳澄湖水生植被修复试点项目的主要专家。他介绍,项目在阳澄湖生态退化区水域撒播繁殖体库或移植水生植物,以构建异龄复层多物种多季相组合的群落类型。
“我们种植的阳澄湖原生沉水植物群落包括苦草、黑藻、微齿眼子菜、穗花狐尾藻等。这些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吸收和转运各种营养元素、富集和降解转化各种环境污染物,减少湖泊污染物质负荷,可促进悬浮颗粒絮凝、沉淀,提高水体透明度,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加,同时水生植物分泌的化学信息素能够有效遏制藻类的恶性增殖,避免水华发生。”王力功说。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处处长叶毅告诉记者,目前治理成效已经显现,恢复阳澄湖历史本地种10种,水生植物物种数均值由恢复前2种增加至6种。恢复区沉水植被盖度增加,水体透明度均值由恢复前0.68米提高至0.96米,9个恢复区水体总磷均值由恢复前的0.064mg/L(Ⅳ类)降低至0.042mg/L。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苏州市人民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合作实施项目,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对阳澄湖种草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估,提出优化建议,群策群力推动阳澄湖生态状况稳步提升。”叶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