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非现场执法”提高监管效率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韩东良 吴云 程凯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1-31    

“看,这是我们的行政执法证。”徐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科技信息科科长陈其东日前对着摄像头亮出了自己的执法证,并一一出示执法依据,要求徐州核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对水质自动采样器验收信息缺失的原因作出解释。

这是徐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非现场执法”活动以来的第四场连线,检查对象是一家日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徐州核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在这次非现场执法开始之前,陈其东和同事已经做了大量功课,通过系统查询企业环保审批、排污许可、危废管理、在线监测、用电监控等情况,对徐州核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做到了如指掌,并发现其2023年1月8日出现过一次水质异常。

微信图片_20230129162022.jpg

2022年10月,徐州核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安装了水质自动采样器,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要求他们在三个月之内完成验收,但直到2023年1月18日仍然查询不到验收信息。

“我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已经正常投入使用,并请来第三方进行维护,目前正在组织验收,受疫情影响有所滞后。”屏幕上,徐州核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做出了解释。了解原委后,陈其东要求企业尽快完成验收。

“根据省统一要求,非现场执法今后将成为新常态。”徐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沈大勇表示,为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年初成立了非现场执法工作室,对污染轻、风险低、守法意识强的正面清单企业实施非现场执法,加大对目前全市143家正面清单企业的正向激励力度,让自觉守法企业受益,真正做到“无事不扰”,同时也大大节约了执法部门的执法成本。

第一次体验非现场执法,徐州核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副厂长陈天兵颇有感慨:“这种执法方式高效、便捷,对我们企业来说是信任,更是激励。”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的频次和数量大幅减少,避免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打扰,减轻了企业负担,但并不代表对企业不管不问。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才是正面清单制度的重要内涵。沈大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广、探索、优化非现场执法模式,进一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宽严相济执法,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