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环委会2023年1号文下发《城区支沟分片包干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对十堰城区88条支沟“一沟一策”开展分片包干排查整治,并首次将汛期污染强度纳入抽检。
排查整治88条支沟
“神定河流域岩洞沟,目前重点加强支沟管网、入户对接巡查管护,及时消除淤堵,加强日常卫生保洁。”在十堰市生态环境局水科办公室,工作人员李熠打开十堰城区支沟分片包干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各支沟“一沟一策”整改措施等跃然入目。
记者了解到,十堰城区现有神定河、泗河、犟河三大流域水系,共有支沟88条,已建成污水管网长度共756.4公里,支沟管网长度156.5公里,涉及十堰市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地约20个乡镇(街办)。
因先建厂后建市,先生产后生活,十堰城区排水管网存在建设不足,管道破损,雨污混排,污水漏排等现象,成为影响城区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和水质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压实支沟排查整治责任,十堰实行支沟排查整治分片包干制,按照市、区、乡镇(街办)、村(居委会)四级河长责任体系,形成责任共担、分级管理、协调联动责任机制,要求区级河长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巡河检查,联系部门、乡镇(街办)支沟包保责任人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巡河检查,村(居委会)支沟包保责任人每月至少开展1次巡河检查。
重点实施七大措施
方案明确,各区要借鉴道路保洁模式,以街道、社区为单位建立支沟河道保洁员制度,清扫保洁频次视降雨情况而定,一般10毫米以上降雨前1—2天,雨后2—3天内各清扫1次,连续干旱半个月以上,每半月清扫1次。
支沟清扫保洁是十堰城区落实支沟分片包干排查整治七大措施之一。
十堰城区支沟分片包干排查整治还将落实雨污、清污分流,管网巡查管护,“四乱”问题排查清理,临(跨)河建(构)筑物排污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排污监管等措施。
其中管网巡查管护要求发现1处立即整改1处,每月至少开展1次支沟管网全线巡查;“四乱”问题排查清理要求每月至少开展1次排查清理;临(跨)河建(构)筑物排污整治要求每月至少开展1次排查清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缔支沟河道两岸500米范围内对水质造成影响的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整治;工业企业排污监管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执法专项行动等。
首次将汛期污染强度纳入抽检
为强化各支沟排查整治,十堰市首次将汛期污染强度纳入抽检。
据了解,汛期污染强度为某断面汛期首要污染物浓度与水质目标浓度限值的比值,主要反映监测断面汛期污染程度与水质目标之间的差距。
“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蓝劲松说,我们将汛期污染强度纳入抽检,重点为支沟精准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十堰将根据降雨与排查整治情况不定期随机开展抽检,重点监测断面包括支沟与主要支流、干流汇合口,监测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三项指标。
十堰站显示24h累计降水量≥5mm 后,于降水结束后 24h 内开展 1 次手工监测。有水质微站监测数据和乡镇跨界考核数据的,采用水质微站监测数据和乡镇跨界考核数据,无水质微站监测数据和乡镇跨界考核数据的,开展手工监测,采用手工监测数据。
“我们对城区三大流域各支沟下达的目标是汛期污染强度低于3.0”。李熠说,以神定河Ⅳ类水质目标为例,氨氮Ⅳ类水要求小于1.5mg/L,如果汛期氨氮监测结果大于4.5mg/L,汛期污染强度大于3.0,就达不到目标要求。
对汛期污染强度达不到要求的责令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水质长期、反复出现不稳定情况或出现严重支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十堰将移交相关部门作为年度考核依据并予以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