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放管服”改革、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厦门“三线一单”空间管控系统织就“生态绿网”》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三线一单”落地应用案例进行推广。
构建管控体系,响应“快”,提高服务效率
从2014年将环境空间管控要求融入“多规合一”,到2016年出台环保准入负面清单,再到2019年出台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至2021年全市划定128个环境管控单元、修订出台《厦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厦门形成全覆盖、系统性、差异化生态环境分区智能管控体系,实现了前期准入研判提前一拍、服务重点项目靠前一步、审批服务效率抢前一位的高效、快速、精准的保障体系。
2018年以来,厦门市提出生态环境准入意见10662条,服务重点项目1882个,在全国率先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项目类型拓展至30类报告书、108类报告表,1643个项目获益,节约审批时间超5万个工作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刊文《福建省厦门市环评审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创新智慧应用,机制“优”,提升监管效能
数字赋能建构智慧环评优势,厦门将207个空间图层数据融入全市域128个管控单元,数字化构建了立体、清晰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格局,建设单位可以通过系统自行进行选址决策、智能审批、精准监管。融合创新探索优异监管体系,开展翔安南部新城等9个片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估,覆盖国土面积近30平方公里,超过300个项目成果共享实现环评豁免,实现环评与入河入海排污口审批融合改革,一件事一次办,构建形成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的新型监管模式。
严管善引培育优质环评市场,厦门将环评文件编制质量检查贯彻于项目审批、项目监管的全过程,2021年以来对29家次环评技术单位和30人次编制主持人实施失信记分惩戒,依法撤销45份编制质量存在问题的环评文件。
深化绿能驱动,根基“实”,提增发展效益
坚持生态优先,擦亮高颜值底色。厦门优化生态环境空间布局,构建“一屏一湾十廊”全域生态格局,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写入《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予以保障实施。坚持严格保护,彰显高标准本色。将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要素实时监测数据接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系统,全面监控、通盘调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
坚持绿色发展,增添高质量成色。厦门通过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禁止准入“两高”项目,在生态环境空间和要素上保障重点发展产业,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落实“双碳”目标,将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排放指标与建设项目投资额、产值挂钩,推进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提升、生产方式提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