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生态文明中心 吴京!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创新探索

来源:     作者:百灵环保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1-04    

 根据《南京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实施方案》的要求,我通过集体理论学习、个人自学,并结合个人工作体会,简要总结我的学习心得如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于2018年首次提出。今年出版的《纲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由原来的“八个坚持”拓展为“十个坚持”,其中,“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和“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是在“八个坚持”基础上的新增内容。将“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放在“十个坚持”之首,既体现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也是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必然要求。“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

《纲要》中的这些变化,凸显了我们作为生态环保铁军的工作,既是具有极高政治性的业务工作,也是具有极强业务能力要求的政治工作。用我们平日里常说的话,即“党建与业务相融合”,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互为必要条件,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缺一不可。以此为准绳对照检视自身,在总结工作时习惯为自己加一句“理论学习不够”,类似的总结其实既不准确也不负责。理论学习时,“八个坚持”或“十个坚持”,要熟记于心倒也不难,但在实践中,又总是脱离于实际,未能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内涵、政治意义树立于心。以我个人浅见,这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工作中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特别是本月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活动期间,我从缪旭波、张雯欢案中领会到的一个深刻教训,便是业务学习、业务能力的提升,必须与恪守政治纪律政治规律相伴。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秉持的一个理念就是搞好生态文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脱离政治性的业务工作,便也是无本之木,并不能实现个人价值,遑论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要求将绿色发展内化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通过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促进美丽中国目标实现。作为生态文明中心的一名普通科研人员,“绿色发展”将是我一段时间内首要的研究主题与工作重心。长期以来,我的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园区、工业企业为主,自去年开始,我的脚步开始不断涉向农村地区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尽发达的县市区,对绿色发展和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各地的资质、需求不尽相同,但也有一定共性。尤其在“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以及“双碳”背景下,我们最近2年已经为多个园区、区县提出了绿色转型、探索“两山”转化途径的方案。实现绿色发展不仅要求具备充分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经验和技术知识,更要求充分把握政策、熟悉经济规律,这又是对我们科研人员对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与体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就和宝贵经验提炼升华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作为广大生态环保铁军中的普通一份子,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政治定力,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大前提;坚持深化探索与科技创新,是我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的工作落脚点。未来,我将进一步从政治性、业务性两方面提升自己,为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