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这份聚焦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磅文件中,消除重污染天气,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聚焦秋冬季主战场,重污染天气这一“短板”如何能交上“满分答卷”?记者对此专访了长期关注重污染天气议题的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分析师王秋怡。
如何看待此次出台的《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方案》?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王秋怡对中环报记者表示,“《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方案》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一脉相承,是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新的三年行动部署和安排。”
在她看来,《方案》既保持了工作连续性,充分借鉴和采取了过去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同时,针对近年空气污染持续改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新事实、新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的行动目标,划分了重点区域,增强了应对重污染天气措施的深度和力度。
记者关注到,《方案》中提及,要将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 1%以内,70%以上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这样的目标,实现起来有难度吗?
对此,王秋怡表示,“整体上看,这一目标是积极、稳妥的。”经过我国对大气污染多年治理,重污染天气发生频次已经显著下降。其中,74个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在十年间减少了87%,受重污染天气侵扰的城市范围不断缩小,如长三角地区重污染天气已基本消除,2021年,34个城市不再纳入秋冬攻坚范围。
“因此,将目标从过去的重污染天数大幅下降转变为现在的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已经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王秋怡指出。
通过梳理不难发现,目前,重污染频发地区主要是京津冀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东北地区和天山北部城市群,这些地区是重污染天气高发的“短板”地区,也是重点攻坚地区。
在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的研究与关注中,从上一轮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60个城市“冬防”完成情况来看,重点区域内城市之间情况差异较大。
其中,山东东部、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城市情况较好,重污染天数基本在3天以内,河南中部城市情况较差,多个城市重污染天数超过10天;九成城市的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但仍有小部分城市重污染天数同比上升。
“对此,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30%以上的目标,重点区域实现这一目标将对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王秋怡说。
从2017年至今,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已经开展5年,重点区域内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区域的相关城市,已经在开展秋冬季重污染防治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王秋怡告诉记者:“尤其是今年,已经有不少往年参与“冬防”的城市和区县自主制定了《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措施方案》,这些城市可以延续往年的做法,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防治措施任务表,继续从加强工业源管控,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严格面源污染管控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突出的难点问题。”
对于此次《方案》提及的天山北坡城市群和东北地区,王秋怡表示,其可以参考其他地区城市的做法,制定详细的治理任务时间表,把治理任务和工作落实到全年日常中。
对天山北坡城市群,重点在于提升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水平;对东北地区,需要把重心放在秸秆焚烧治理方面。此外,各地区需要进一步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并健全相应机制,提高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行动的能力和效率,以更完善的预警、应急机制保障减排措施落到实处。
“基数大、种类多”,王秋怡也指出,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仍然很大,且减排空间不断缩小,污染物下降难度有所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对重污染天气仍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涉及工业、能源、交通等各个领域。”王秋怡进一步强调,而大气污染中的部分污染的产生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根同源,主要来源于供暖、电力、工业、机动车移动源等排放,两者具有协同减排的可能性,因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将贯穿于重污染天气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具体体现在《方案》中,就是更加强调对污染源头的结构调整。
“我们看到,《方案》把结构优化调整归拢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一行动措施下,以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为重点,作出更加精细科学的措施部署。”王秋怡如是说。
记者还留意到,《方案》中强化分散低效燃煤治理。对此,王秋怡指出,散煤治理的重点仍在北方农村地区。
她认为,当下清洁取暖部分的散煤替代已经进入深水区,剩余未改造部分的北方农村地区可能存在房屋保温性能差、基础设施薄弱、收入水平不高、传统用能习惯难以改变等改造难点,农村的清洁取暖工作尚需进一步克服这些障碍。
另一方面,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散煤替代也是重点任务。“从去年重点区域城市‘冬防’措施来看,已经有更多地区开始重视对农业用煤治理,把整治农业散烧煤列入具体工作任务。”王秋怡表示。
基于此,此次《方案》中也提到,有序推进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散煤替代,推动陶瓷、玻璃、石灰、耐火材料、有色、无机化工、矿物棉、铸造等行业炉窑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张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