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应朋友之邀,滇西一游,从昆明过楚雄绕过大理,向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进发。
一路风光无限,田园山色尽收眼底,西南特有的高台山地植物桉树和叫不出名的野花,一路跟随着奔驰的车在路边闪过。近六小时的车程到了边界安检站,友人提醒过了公安边境检查站就是傈栗族自治州了,此时车马劳累瞬间睡意全消。期待着滇西怒江景色将入眼帘。由于我们身份手续齐备,过关时间很短就顺利通过。
怒江大峡谷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怒江大峡谷边,怒江水穿城而过。城市随说是在高原山地,但四周山上植物茂盛,路中绿化带鲜花四季常开。马路宽大,高原风景如画。入城一路都是新建的企业、车站、学校和民居,城市建设与内地城市一样规划有序,但风格独特,建设都带有藏族特色,方整高大,门檐和楼柱都彩画有民族特点的吉祥装饰。我们入住好后,当地好客的傈僳族怒族朋友请我们品尝当地美食。这里接待尊贵客人的美食是“手抓饭”,就是一个大如小桌的竹编盘中,装着香气扑鼻的鸡肉、猪脚、风吹腊肉、鱼等等天上飞的,地下跑的肉食。开餐前像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几位身着傈僳族盛装,眉目清秀,身材完美的姑娘献歌献酒,接待仪式后大家开怀畅饮,品味滇西风味和畅谈民族历史和趣事。美酒佳肴后,天色已黑,我们送走热情的主人后,漫步于怒江边。
怒江夜色的美只有在怒江边亲眼所见,你才能感悟得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在城市对面,山崖上的五个发光的楷书大字,雄浑有力——怒江大峡谷。字的右下方是傈僳族怒江大桥,大桥是在自身灯光和城市灯光的衬托下庒严而华丽,桥身的钢索像舞动的翅膀,桥有了这翅膀如同一支飞起在怒江上的孔雀。在城市灯火染成五色缤纷的怒江上高飞。这里看怒江的特色是要看奔驰千百年怒江带来的城市变化。这座城应怒江而生,然而怒江也因城而美。有了改革开放,有了乡村振兴,有了扶贫脱贫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城市越建越美,怒江也越染越有韵味。华灯与霓虹灯装点的城市映托的五彩怒江,越发秀美和充满活力。这是一个与江和谐的城市,又是一个民族和睦的城市。漫步在江边城市游道上,在江水和城市华灯衬托下,在最佳观怒江的地方有一排四个醒目的红字。这是各族群众在美好幸福生活后发自内心的感悟——永远跟党走。这句看是口号的文字,说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有了这个心声,这里城市和山川都有了激情和灵气的自豪。
远方的独龙山寨
清晨怒江大峡谷的阳光温䁔而强烈,照着滇西大地一片夏意盎然。青山上怒江边座座新建的扶贫民居与小抽水型电站,农田,生态保护林一字型排开在我们驰向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路边。不时还可以看到那个大发展年代在怒江边遗留下来的废渣。路途上还能清晰看到当年入缅抗日的途征军出发和凯旋归来的桥梁和渡口遗址。车行近中午时到达了贡山县城,一座依山靠水的新城,在阳光中散发着朴实的荣光。朋友说:“这里以前是五分钟走完一条街,而今县城有了长达10多公里的主街。这里商品应有尽有,以前想买个好点的商品要去州上的时光,早已成了历史”。与朋友聊得正欢时,眼前来到了一家特色牛肉馆。朋友傲气地说“这可是你没吃过的牛肉”。“牛肉没吃过”,我不解的笑了,我说:“牛肉还有没吃过的”?
他马上说“我们贡山县特产独龙牛肉,没吃过吧?老土了吧”。
我说:“真是第一次,以前听都没听说过”。
入座后他又说:“从这里开始后面还有几种美食你也是第一次,你可能从这回去就再吃不到了”。
我问是什么,他卖起了关子。说“到时你就知道了”。
此时包厢门响,服务员摆上了火锅,跟着几大盘漂亮薄蒪的新鲜大片“独龙牛”肉上桌。大家马上大干起来。此肉真是肉丝细腻味香满口,肉味中还带着青草香,入口即化,与其它牛肉比起来香味更佳“还少废牙的工序”。
餐后,当地的朋友向我介绍起了“独龙牛”。这种牛是印度野牛的亚种。长年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黎贡山,半野半养,大的身重有500左右公斤。现野生和人养的也只有3000头左右。能吃到是种缘分。我急忙问“不是保护动物吧”?他笑着说:“不是,我们县和云南其它地方办了十几个养殖场了,就是很难养,繁殖很慢。所以肉价高,要400元一公斤。放心吧,说到自然动植物保护我们都签了责任书的,发现吃保护的野生动物会被罚死的。”他严肃地说。
说话间,时间已过中午,主人催促我们快点进山。前面山路还有180多公里,有滑坡和抛石路段,急弯占三分之二。180公里路要走近四个多小时,这是顺畅时。运气不好遭遇滑坡和泥石流那就不知是几天了。所以能进去的时间也就是八、九月份,其他时下雨不能走,下雪也不能走。所以能进得了独龙乡可以说人数寥寥,当地很多公职人员都没有进去过。告别了贡山县的朋友我们就行在了入山之路。
入山是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南部,这里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和缅甸接壤。是独龙族居住地中心。一路上瞌睡全无,望着车外的连绵起伏的群山,望着山高坡陡间的苍松古柏,望着银河飞溅的大小瀑布及奇峰怪石。这山这谷风景如画。一张张山水画天然而成不加雕琢。带着雪顶光环的高黎山顶峰5128米的嗄娃嗄普雪山,崖䇯百丈,绝壁横空,陡峭高峻,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其英俊潇洒,如一名绿甲武士守护着高黎贡山的一草一木一溪。众山中的那条白如丝带的独龙江,千古飘逸在雪山翠绿之间,如同绿色宝石的链子,在青绿色的林海中和山间岩石中流淌。
在凝望和联想中车在落石区的惊恐中进入了独龙的地界。这里以独龙江为魂,是世界自然遗产的腹地。森林覆盖率高达93%,茫茫林海在峰峦之间,蕴藏着众多珍稀动植物,戴帽叶猴、羚羊、小熊猫;云南榧、秃杉、珙铜、大树木鹃等,被称为“地球第四纪冰川期动植物避难所”,“世界珍稀动植物物种基因库”。车在阳光余晖下,在百转千变的路途和有惊无险的落石中艰难的到达了独龙乡所在地,察瓦龙乡现改为叫独龙乡。
独龙乡山高林密,有6个行政村,独龙族人口7310人,该民族没有文字。六十年代才有通出大山里的栈道。古老的独龙族观天计时,结绳记事,刀耕火种,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习惯。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常年家中留火。他们依山结寨,住木楞房竹篾房,在独龙江边耕耘,在深山中狩猎采集,手织麻毡,其主色如虹,色彩鲜艳。票牛祭天,舞蹈娱神。他们收入平均分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被称为“太古之民”。
在独龙江边的一处接待扶贫者的宾馆住下后,天色以夜,美丽的独龙乡灯火点点,乡里一条主街整齐而干净。充满了民族特色,街两边新建的扶贫房大气明亮,家家挂起了国旗。整个乡镇在四周包围的山中,有小巧玲珑的时代感。这里就一家饭店,但菜品丰富。最独有的就是我朋友说得几个没吃过之一“独龙鸡”。该鸡善飞翔、抗病力强,内质鲜美。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此时黄焖一支,香飘四溢,入口鸡的原始质朴清香美不胜收,就是价格不菲,一只鸡200元。美食后散步于独龙江之滨。
夜色下的独龙江江水在群山和新建的扶贫点的倒景中,带着波浪拍打着两岸滚滚向前。江对面是政府为独龙族群众建的居民点,居民点在大山的衬托下轮廓分明,古朴而典雅与山与水融为一体。夜晚点点的灯光更能感受到一种安详幸福。我脚下的独龙江大堤,坚固而大气,堤边护栏有独龙族文化雕刻精美简洁。走在大堤上晚风习习,清新透骨,天上银河群星闪亮,空气中没有一丝尘埃,入鼻是古老自然清香。此时此刻身轻魂飘,在梦一样的独龙山寨,心已与这山这水这天空这空气交融无以自拔。
在返回住所的路上我们走访了一家独龙族人家。一栋高顶平房三间住房一间伙房,另还有两间是游客接待用房。政府为帮助独龙族脱贫在给他们建房的同时都配备了可以增加收入的游客接待房。现在的独龙人已告别了刀耕火种和破坏自然生态的劳作,真正成为了保护这片山水的主人。回到住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濒临灭绝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涅槃从生,从原始社会跑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也只有在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会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巨变。眼前的这一切不得不叫我的心随独龙族今日的变化而激动。
独龙乡的清晨,阳光还没有登上山头,鸟儿己跳跃歌唱,大山深处飘出一阵一阵的薄雾如玉带绕着山腰袅娜飘逸。山上山寨民居房上炊烟渺渺。独龙江水吹着号子沿着新修的溪渠涌出大山奔向远方。此时想起秦观的词《过小孤山》“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景与词与眼前景物更知那层含意。太阳爬上山顶之时,阳光下的新独龙山寨更加充满生机。我们已整装待发,向之大山深处去看独龙山寨美景。
我去的景点叫普卡旺,是一个独龙族聚集的村子,村子不大干净整洁,特色的独龙族建筑依山而建,排列整齐。屋周边山石小路连通全村,村子被绿色树木和各种山花围绕。村前有一个大广场。是独龙人集会和举行各种仪式的地方。广场边是一条远方雪山溶水形成的小溪,溪中大小岩石被溪水冲刷多年千姿百态,而水态又因石而异,回流迸发。溪可清楚的看到溪底的一切,浅绿色水从远处而来,带着有浪花的白边,冲打着两岸。冲击岩石的那一瞬间溪水因地而歌,有如松涛、有如琴瑟,雷鸣流动之声响彻山之间。溪水飞溅的浪花如白酒一般,飞溅的水沐如白絮银丝,舞起时如雕刻品。溪水近时突变深绿,又如一大块绿色翡翠镶嵌着不规则的、白玉边向前涌去。当入独龙江边一深潭时缓缓的静下来如一大颗美丽高贵的翡翠藏于独龙江之畔。太美啦!给本就静美和动植物多样性丰富的绿色独龙增添了完美一笔。
独龙乡风景很多,如秋干洛神树桩观景台、黑普洛观景台、叠水崖、孔当独龙风情小镇、独龙族博物馆,戴帽叶猴观景台等。本还去几个风景点看看难得一见的独龙族风情和担当力卡山绿色林海。遗憾的是去了几个景点都因前段时间雨期塌方和缅甸国方疫情重而不能通行原路返回到住处。想等几日再去欣赏美景,可天气预报消息近日有雨,陪同的兄弟说:“快撤吧,只要下雨我们就不知可时才能出去了”。于是我们带着难舍和意犹未尽的心情,告别了这带着原始的美和生机勃勃的独龙乡。踏上了返程之路。但心里黙念着,美丽的独龙群山,祝福你永远群山长青,独龙江长翠绿。
滇西如画镇丙中洛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很多旅者都知道这是219国道连通西藏在云南省内的最后一镇。这里雪山为城,怒江为垣。古村田园风景如画。被誉为人神共居的地方。被游客称为“真正的香格里拉”。
我们从独龙乡到丙中洛镇已是快落日时光,站在公路边的观景台上看丙中洛镇在阳光下,向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在嗄娃嗄普雪山下充满着异域的风景,如丝带一样的怒江在丙中落镇边唱着颂歌,在山中蜿蜒舞动。这里眺望丙中洛镇景色,真是名不虚传的神仙之地。
因时间紧,我们直奔云南与西藏自治区的交界处云南察瓦龙乡边沿地,按同行的朋友开玩笑说:“先进藏再说,起码手机信号和照片上是看到西藏了”。车停在219国道丙察察处。这里(所谓丙察察是云南丙中洛与西藏隅县察瓦龙乡的交界处)一边是连天高大的山峰,一边是奔流滚滚的怒江,公路坡下的一处山体上写着云南,50米后的一段上坡路段山体上写着西藏。神秘的西藏就在眼前,可我们这次只能在西藏的边界上留影驻足。看几眼雪域高原的群山峻岭,坑洼的路和怒江边的尼玛堆与经幡,满足一下入藏在心里愿望。在返回丙中洛镇程中停车一睹了怒江第一弯的壮美风姿,又在桃花岛前被夕阳下金色的农田,美丽有着民族风的农居和层层叠叠桃树染成的花海所折服。当车行至一处如世外桃源时,落山的夕阳照在村庄和田野,雪山与草甸,松林与古树,木房、栅栏和梯田上,溪水绕村而过,一幅错落有致,宁静而祥和的秘境五彩丹青图浑然而出。真是“神的后花园”。
天色已晚我们回到了丙中洛镇,一个有藏式风格的小镇。小镇麻石铺路,路边藏式小楼各具特色,在夜晚灯光下更感干净和异域风格。小镇一独特饮食引发我们兴趣,叫漆油鸡。就是用漆树收集的漆油经过加工后,与新鲜母鸡在锅中焖妙5一6分钟,加入适量烧酒以及各种香料.盐等,温火炖二至三小时,即可食用。汤味鲜浓,带有草果香和漆香。怒族人将此汤当餐饮上品,贵客来时才能吃到。传闻此鸡汤益气补中,活血化瘀,提神健脑,怒族妇女生孩子后必然要饮用此汤来补身体。我们也点了一份品其美味。
丙中落镇的晨光很美,淡黄色柔柔的阳光照在群山和䓍甸上,运处的山浅绿带着白色的雪帽,在湛蓝色的天空下洁净而庄严。近处的群山绿的透亮与草甸形成绿色屏障,在屏障上白汉落教堂和普化寺的金顶被阳光照耀的金光闪闪。蓝天白云间,身边成群的鸟儿在树中嬉戏。一片人与自然和谐的气象。
因时间原因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人神共居”之地。这里还有诸多美景没有饱眼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门关;通向西藏神秘“难于上青天”的茶马古道。茶马道上最后的村落,被称为“中国的瑞士”露里村等。但我会再来的,我会早日同云南的兄弟再次从这里出发向西藏更美的景色进发,会再次品味丙中落的美和人与自然相处之道。
我不是吃客但自认为还算是半个美食家,从滇西返回昆明途中,云南兄弟带我在大理永平县不得不说一下一种难得一吃的美食“撒撇”这是一种傣族菜品。就是将牛的肠苦水、牛肚、连贴(牛脾脏)用烦琐的制作工艺加工,制作出一种带苦味的稠汤,再加上辣椒、香料等,配上米线食用。口感清爽带苦味和薄荷香,是傣族人家一道美食和清热解毒佳品。
云南的山,云南的水,云南的美食让我流连忘返。特别是云南的兄弟们更情意深厚,让我依依不舍。
再见了云南,明年我将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时候在拥入你的怀抱。
2022年10月写于长沙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环境文学分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