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澎湃动力

来源:     作者:百灵环保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1-04    

红旗渠精神永在 坚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党的二十大吹响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从延安来到了红旗渠。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党始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就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在二十大的报告中,体现在建党一百多年以来创造的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红色精神谱系中。

林县(今林州市)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区,“七山二岭一分田”,山高沟深,地少人多。更令人绝望的是,干旱少雨,水源奇缺。林县县志记载,“大旱、连旱、凶旱、亢旱”连年不止。自1960年上溯500年,林州区域共发生旱灾100多次,其中大旱绝收30次,致人相食多达5次。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解决林县人民缺水的重大问题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拉开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序幕。凿壁穿石,挖渠千里,历时十载,终于在1969年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

在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精神的鼓舞下,前后有30万红旗渠建设者们10年间住山洞卧冰雪、舍生忘死、顽强拼搏,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不仅是一条人工天河,一条幸福渠,更是一条流淌着共产党人初心的精神长河,它孕育的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伟大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旗渠的建成、红旗渠精神的孕育成功与发扬,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就能够凝聚人心团结群众,始终赢得人民拥护,激发起中华民族改天换地的无穷力量,战胜任何困难,创造人间奇迹。

 

红旗渠精神是纪念碑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红旗渠精神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记录了中华儿女建设社会主义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成为永远激励我们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源自5000年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的勇气和毅力。从大禹治水到愚公移山,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红旗渠精神创造的奇迹,展现出中华儿女战天斗地的英雄气魄。

20世纪60年代,在历时十年建设红旗渠的艰难历程中,开始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当时缺少资金,缺少工程师只有28个水利技术员,缺少工程机械,缺少挖渠材料。在党的领导下,为了人民,依靠人民。10万大军不等不靠,坚持自力更生,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抬筐自己编,粮食不够吃就挖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千难万险,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峰峦叠嶂、壁立万仞的太行山上,建成了红旗渠惊天地泣鬼神、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红旗渠工程总投工3740.2万个,总投资6865.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占14.94%,县社队投资占85.06%。红旗渠闪耀着人民群众伟大创新创造的光辉,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渠。

修渠十年,红旗渠涌现出众多不怕流血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总设计师杨贵、总指挥长马有金的红旗渠工程指挥部始终在建渠第一线,有81位同志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青年突击队、女子先锋队的旗帜飘扬在太行山巅。技术员吴祖太、除险队长任羊成、神炮手常根虎、凿洞能手王师存、农民水利技术员路银、舍己救人李改云等一大批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英雄先锋,红旗渠工程因此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红旗渠是矗立在中华大地上的创新创造的巍峨丰碑,说明了艰苦奋斗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诠释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毅前行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