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位于黄山山脉主峰西南,长江一级支流青弋江源头。2001年4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省级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72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7.5%。
黄山市九龙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潘骞摄
2018年为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黄山区人民政府与深圳桃花源公益保护基金会签订《安徽黄山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权委托管理协议书》,桃花源基金会在地设立黄山市绿满江淮自然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保护中心),具体开展保护权委托内容的执行。九龙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以下简称管理站)代表政府方行使规划、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所规定的工作任务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制度政策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开展监督考核、协调服务和政府项目的投入落地。2018年5月桃花源公益基金会华东分会投资成立黄山千鸟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千鸟谷),介入到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绿色产业发展,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经过4年的探索,基本建成政府监督主导、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的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持续管理发展的新机制,“三驾马车”协力同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九龙峰模式”。
据了解,为做好自然保护区基础工作。管理站落实不断新出台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制度、新政策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开展考核、协调服务和政府项目的投入落地。
此外,建立资源保护管理责任体系,根据《执行协议》,管理站按照“监督、指导、协调、服务”要求,与保护中心共同制定《安徽黄山区九龙峰自然保护区保护权委托管理年度目标考核办法》,指导保护中心编制、报批和实施年度保护工作计划,签订年度护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治、野生动植物监测调查等责任书,协调处理与毗邻区域森林防火联防、社区矛盾、其他行业管理等工作。
同时,推动科研科普教育。保持同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黄山学院和安徽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长期的合作关系,承担“安徽省级中小学环境教育实验基地”“黄山市科普教育基地”“黄山区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和考核,不断推动科研和科普工作的开展。
如今,保护区已经建立智能巡护监测管理体系。科学设立巡护路线26条、监控点11个、监测小站3个,布设红外监测仪37台(1*1公里监测网格),聘用专职巡护人员9名,实现保护区全区域全时段全覆盖监控。开展日常巡护、重点巡护、专项巡护和兽类、雉类动物持续监测,准确掌握护林员巡护和其他非保护区人员出入活动情况,以及全面掌握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主要保护对象活动变化情况,为保护区的管理决策提供准确数据和参考资料。
为提升保护能力,保护区加强巡护人员能力建设,4年来累计培训巡护人员达600多人次,做到全年365天不间断巡护,仅2021年巡护里程就达1.1万公里、社区走访464户。积极推进保护区域外延扩大,目前已延伸到黄山国有林场兴岭管护区和焦村镇上岭村区域,增加保护区域面积近30平方公里,新建值班哨卡2处200平方米,安排巡护人员12名,使黄山西部天然林生态系统保护连为一片。
为了参与和促进周边社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绿色经济的发展,千鸟谷通过发展民宿旅游、稻虾米基地和研学旅游等生态友好产业,每年可获利200万-300万元,为保护区资源监测保护提供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撑,探索建立起保护区域内“自养循环”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以“节约、低碳、绿色、循环”为标准的新的生产方式。
同时每年开展环境科普教育及培训2000余人次,承接自然保护志愿者队伍26批200多人次短期实践,推动了生态环境教育发展。
此外,利用基金会网络、互联网等平台开展助销,并优先聘用村民担任发展生态友好产业管理员,带动村民致富,促进农户增收。经统计,千鸟谷公司每年帮助社区50多位村民获得劳务用工150万元,带动农户获得住宿、餐饮、土特产销售收入225万元(茶农、笋农等户均增收超过2万元),同时稻虾米基地带动300多农户参与,其中27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真正实现“不砍树,能致富”。
原题: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积极探索多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