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范围内有东苕溪、闲林水库2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四岭水库、馒头山水库2处“千吨万人”水源地。近年来,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以下简称余杭分局)始终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作为重大民生保障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目前,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水质达标率100%,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中蹚出具有余杭特色的新路径。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守护生命之源
为治理水源,改善环境,余杭区以水资源保护和水质改善为主要目标,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水源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出台《关于完善大径山生态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对西部水源涵养地予以生态补偿,并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以考核结果为导向拨付补偿资金,且生态补偿资金逐年递增10%,推动西部镇街水源涵养地生态环境品质提升。
根据闲林水库水源保护、水源涵养情况,建立闲林水库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予以最高500万元/年生态补偿资金,提高水源保护积极性。此外,建立“善水基金”信托,吸引村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小水源地保护。与德清县建立跨界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合作机制和东苕溪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编制《东苕溪饮用水源地长期保护实施方案》,实现流域环境共保。
提升规范化水平,夯实水源地保护基础
聚焦护水规范化。目前,余杭分局已完成对东苕溪、闲林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矢量数据库建设,编制勘界定标报告,完成四岭水库、馒头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编制,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和人员活动密集区设置饮用水源地界碑、标牌等。
推进护水数字化。在东苕溪及闲林水库已安装监控摄像头160余个,建有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1个藻类细分剖面站。同时,对苕溪和闲林水库每月开展手工监测,加强与自动站监测数据的比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提升饮用水水源地监控监测水平。
健全护水预警化。建设态环境风险预警平台,联网球机监控,建设水厂原水在线监测预警系统,提升风险防范水平,保障水源地安全。修订编制《余杭区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落实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组织开展突发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拉练,提升预警应急能力。
深化水源地综合整治,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余杭分局组织开展东苕溪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排查分析和奉口断面走航分析,编制东苕溪“一源一策”治理方案和奉口断面“一点一策”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为强化基层治理,沿线镇街均建立相应的基层巡查队伍,落实水源地保护巡查监管制度,拉网式排查危险化学品生产或使用、涉磷涉氮、畜禽养殖等产污单位,确保隐患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整改。
保护饮用水水源地,解锁生态共富水密码。下一步,余杭区将深化与周边地区的跨界饮用水源环境管理与合作,推进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整治和横向生态补偿政策落实,让“幸福水”成为绿色共富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