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实施绿色防控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技术

来源:     作者:百灵环保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0-23    

“不打农药不除草,反在田埂上种草。鸭子成群满田跑,水稻长到三尺高。”绿色防控技术给现代农业带来的绿色发展,颠覆了人们对水稻农业生产的认知。

近年来,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实施绿色防控,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等手段,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技术。

示范建设引领,推广绿色新技术

今年陈集镇在江苏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中,拿出6亩试验铺设使用秸秆生产的地膜除草新技术,取得了突出效果。自2017年以来,陈集镇通过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以及参加江苏省绿色防控现场会等,重点在水稻种植中推广应用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

陈集镇种田大户陈庆林是使用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先行者,他在青年村的300多亩承包地里采用生化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健身栽培、无纺布覆盖+性诱+种植香根草、大豆、芝麻等绿色防控技术。

与过去传统粗放式化学防治相比,绿色防控这样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节省用水量、用药量和人工成本,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提升其品质。对于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户们来说,多年的技术应用,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施行绿色防控的科学性、经济性。陈庆林算了笔账,以往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都在四次以上,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后,水稻防治压缩到两次至三次,节本增效在20%以上。

防控新招频出,田埂种香田边放灯

近年来,陈集一镇些家庭农场主和种粮大户会专门在田埂上种草。陈集镇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冯长云表示,这种草不是普通的草,而是香根草,它也是绿色防控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宝”。

原来,香根草是一种须根富含香精油的植物,其香气浓郁而持久,对于螟虫来说是一种致命的“诱惑”。香根草中香精油的挥发物对水稻螟虫的雌蛾有很好的诱集作用。只要在田埂上种植一定数量的香根草,就可诱使水稻螟虫在其植株上大量产卵,香根草上的活性成分对螟虫的幼虫具有毒杀作用,利于集中灭杀。

“香根草对于大螟和二化螟的诱集功能是非常显著的,种植香根草能大幅降低水稻螟虫的化学药剂防治次数和化学农药用量,从而提高谷物质量。它还有一定涵养水土的作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功不可没。”冯长云告诉记者。

相对于性诱剂、香根草这些生物层面的防控措施,杀虫灯则是属于物理层面的了。漆黑的夜晚,昆虫都喜欢朝着光源飞,典型例子就是飞蛾扑火,这是生物应激性的一种。杀虫灯就是利用昆虫的这一趋光特点设计出的。”

据悉,现在常用的杀虫灯大多是太阳能供电的,在农田边安置杀虫灯后,白天可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储蓄电量,等到夜晚打开灯,就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这种光对农业害虫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它们会前赴后继地扑向光源。光源外配置高压击杀网,昆虫触碰到网面后就会触电而亡,从而达到灭杀害虫的目的,防控总有效率超过60%。

稻田综合种养,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

说到绿色防控,就不得不说综合种养。综合种养有好多种模式,有稻鸭共作、稻虾共作、稻蟹共作等,在陈集镇,使用最多、应用面积最广的综合种养模式当属稻鸭共作。

青年村小梅庄阿可安是开展稻鸭共作的经营大户,他的100亩稻田用于稻鸭共作。通常一亩田放养20只鸭子,80天以后鸭子就可以出栏了。

据阿可安介绍,稻鸭共作能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节约成本,提高水稻品质,在绿色防控方面的表现也非常优异。

由于田间一直建立水层,再加上鸭子的浑水和取食作用,抑制了绝大多数阔叶杂草和部分单子叶杂草的萌发;鸭子可以吃掉95%左右的稻飞虱,也可吃掉部分稻纵卷叶螟,大幅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李莉 通讯员张孝荣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