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姜是美团的一位用户,同时也是一位潜水爱好者。“一片珊瑚附着在岩礁上,看似依旧姿态万千,但并没有勃勃生机;一簇海草在水中摇曳,摆动时隐隐露出掩身其中的垃圾……”在亲眼看见了海洋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后,被触动的姜姜开始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如今,姜姜已经拥有3168单美团“无需餐具”外卖记录。
“无需餐具”是2017年美团发起青山计划后率先上线了产品功能,青山计划也是外卖行业首个环境保护行动。日前发布的《美团青山计划五周年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美团推出“青山计划”以来,已有超过2亿用户使用“无需餐具”功能,有超过80万商家加入了美团外卖的青山公益行动,可持续消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寻找“同道中人”
近年来,在线消费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包装用品用量增加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思考。为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以美团为代表的企业,站在行业全生命周期和全价值链的角度,探寻行业绿色发展之道。 除了将“绿色”嵌入产品设计、纳入消费者购买决策之外,五年来,青山计划还吸引了许多商家参与到环保公益行动中。2020年,觅唐餐厅创始人王银芳接触到青山计划。彼时,美团正在为制作行业内首份《可持续餐饮商户指南》寻找“同道之人”。 2020年12月,在中国饭店协会指导下,美团联合肯德基、海底捞、西贝莜面村、喜茶、觅唐等餐饮商家,共同发布了这份指南。该指南在可持续食材、可持续门店、可持续包装、社区支持与公益行动四个方面提出了13项行动建议,推动餐饮行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店铺的鸡肉、蔬菜、豆腐等原材料,基本都是来自北京周边,更加新鲜、低碳。”为减少餐品带来的能耗,觅唐会尽量减少远程运输带来的碳排放,同时遵循《可持续餐饮商户指南》,将畅销菜品划分出大小份,由顾客自由选择,这样一来即便顾客点的菜不爱吃,也不至于剩下很多。 西贝莜面村5年前就开始尝试绿色包装,但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包装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餐品放到环保材料里会有异味、包装会变形,而且包装成本较高,测试周期较长,因此对于小批量的测试供应商配合意愿也不强。了解到这些痛点后,青山计划联合生产企业经过三个月的研发,为西贝莜面村提供了三种共计7.5万套纸浆模塑餐盒,解决了此前消费者反映的诸多问题。 2021年度“科创中国”美团青山环保科技创新示范项目——东华大学细旦纤维生产 为了吸引更多商家共同行动,2021年,美团青山计划还推出“青山商家档案”,确立“粮食节约行动”“助力低碳消费”等7项商家可持续经营议题。商家可以主动上传环保行动,做出环保承诺充实档案、点亮徽章,向消费者展示自身责任形象。 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提升,餐饮行业的绿色消费初见成效。《报告》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今,已有超过2亿用户使用过美团外卖“无需餐具”功能,环保订单占比增长近40倍。商家方面,目前已有191万商家在美团拥有“商家青山档案”,超过33万商家拥有“助力低碳消费”徽章,超过90万商家拥有“粮食节约行动”徽章,超80万商家拥有“青山公益商家”徽章。
“盒聚变”
你知道外卖餐盒可以回收吗?想到用完后油腻腻的餐盒,估计很多人都会给出“不知道”“没想到”的答案。 “虽然餐盒本身的塑料材质几乎均可回收,但是在实际回收网络中,由于外卖餐盒在使用时沾染油污,在很多城市,都将废塑料餐盒归为干垃圾去做焚烧和填埋,导致它整体回收率低于25%。”上海睿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技术总监熊维说。作为高分子材料学博士,熊维2015年便进入塑料行业,2018年开始关注到塑料餐盒品类。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对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企业绿色管理和评价标准建立的要求,“减污”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命题。 过去五年中,美团青山计划积极响应政策,一方面关注前端的绿色包装创新和供应链建设,一方面着手后端的塑料餐盒规模化回收和高值化利用。4年前,青山计划发起“盒聚变”餐盒回收试点活动。最后,回收的好几千个餐盒变成了大概1000辆单车上的挡泥板。 这个活动也让亲历者熊维更加坚定了在外卖餐盒领域持续的创新升级。她说,生活中绝大部分外卖餐盒都是聚丙烯材质,俗称PP盒。PP是一种食品级塑料,这意味着塑料餐盒回收具有坚实的安全性基础。另一方面,一次性外卖餐盒材料的老化、折损较少,材料结构变化也相对微小,因此非常具备规模化回收和高值化利用的潜力。“只要能够攻克技术的难点。” 实际上,在循环经济领域,餐盒的回收和再利用一直是一个有待各方推动解决的课题。通过青山计划,美团与供应链上下游的生态伙伴们一起攻坚克难,初步探索出一条覆盖产业全链条的后端解决路径。 比如,行业里诞生了外卖餐盒制成运动服装、背包、安全绳索、钥匙扣、单车零配件挡泥板、手机壳、包装盒和雨伞等诸多“绿色”典型案例。特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利用餐盒回收的聚丙烯材料,通过共混改性制备成高价值细旦和高强纤维,并最终应用于运动服饰和安全绳索等高端场景,为外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模式和新方法。 制图:孙剑鑫 来源:《报告》 如今美团交出的“青山答卷”是:五年来累计孵化并投放30款共计191万件绿色包装制品,并针对餐饮外卖16大类菜品中的6类菜品,开展了绿色包装解决方案研究;规模化回收项目已收集塑料餐盒超过5400吨,减碳超过7000吨,厦门、上海、杭州三地塑料餐盒日均回收量超过11吨,为外卖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助推力。
“更好生活,更美自然”
让废旧餐盒转化为可利用的材料,过程中少不了化学工业的身影。“化工是物质转化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式。”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郭凯直言,受困于公众对化工产业的刻板印象,“谈化色变”仍是当下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精细化工的清洁安全生产,确实是产业关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 如何避免因噎废食?“微流场技术与装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作为推动化工产业绿色转型的一项重要过程强化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装置体积千倍的缩小,以‘桌面工厂’的模式实现传统大型化工生产,同时可以将化工反应由十几小时缩短到数十秒钟,平均节能减排50%以上。”郭凯及其团队还将目光投射到材料方面。在他看来,外卖行业的兴起为一次性塑料包装行业提供了蓬勃发展的土壤,也形成了巨大的环保压力,一场环保升级势在必行。其团队研究的生物基可降解聚酯材料,便是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2021年,郭凯获颁“青山科技奖”。“我想,通过微流场技术和生物基材料的开发,势必可以有力推动我国化工由‘强’到‘精’的产业升级。”郭凯表示。 解决环保问题,科技创新与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是关键。然而该领域我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和技术缺口。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测算,中国到实现深度脱碳目标需要资金超过100万亿元,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投入。 2021年6月,美团发起公益性的青山科技基金,先期投入5亿元,资助“青山科技奖”和“环保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希望以此鼓励更多科研力量投身环保研究,加速促进了绿色低碳基础科研及技术成果转化,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变革。算上郭凯,去年共有9位获奖人,他们研究的方向包括二氧化碳电催化制高值化学品、化工生产提效减排、储能电池、低碳材料等。 此外,在公益层面,美团“青山计划”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设立青山公益专项基金,商家每成交一笔订单,即捐赠0.01元及以上进入基金,支持环保公益项目。两家还共同发起了“青山公益自然守护行动”,旨在资助、引导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以应对气候变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路径,围绕保护地等开展公益项目。2022年,首批28个受资助项目正在逐步落地实施,资助总额1150万元。 作为美团环保公益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说:“青山计划从聚焦脱贫攻坚到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值得铭记的五年。相信未来青山计划一定能在我国环保公益事业中写下更精彩篇章,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社会力量。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美团高级副总裁兼到家事业群总裁、美团外卖社会责任委员会主席王莆中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是美团长期耕耘、希望为行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的核心内容之一,青山计划既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助力国家和社会低碳转型的主动担当。他表示,以五周年为新起点,美团将继续携手各方,深入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共同构建“更好生活,更美自然”。
来源:环境经济 作者: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