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绿色低碳融入百姓的外卖订单

来源:     作者:周斌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1-14    

都说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离不开一日三餐。近十年,餐饮外卖行业在中国兴起,外卖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2021年我国外卖市场规模达1万亿,约占全国餐饮业收入的五分之一。仅有近2成的消费者表示从来不叫外卖,有6成的消费者月均点外卖在10次以内,有2成的消费者月均点外卖10次以上。巨大的市场背后,也逐渐形成了食材供应、烹饪加工、食品包装、点餐平台、快递运输、垃圾回收处理等一系列的产业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何让绿色低碳融入百姓的外卖订单,已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本周开幕的第十八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季,就面向全市大学生呼吁“少点一次外卖,畅享低碳生活”。笔者尝试从消费者的角度,点上一份“绿色”外卖。

按需点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在餐桌上的浪费惊人,这主要与社会上存在的讲面子、讲排场的陋习有关。我们在根治餐桌浪费的同时,也要防止餐桌浪费蔓延到外卖点单上。都说点菜是门艺术,在点外卖时,我们可以通过“购物车”等功能做到精细化按需选择;还可以通过“备注”等功能让商家只提供“半份”米饭。同时,点餐平台也可在醒目处提醒消费者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多渠道宣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关注包装。2021年6月,国家标准《绿色餐饮经营与管理》发布实施,其中明确指出,打包盒、外卖包装等应选用可循环利用或环保可降解材质,避免或减少过度包装。但有些外卖商家为了提高溢价空间,往往会采取一些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比如外面是精美的无纺布保温袋,里面不仅是巨大的花式餐盒,还配上了精致的塑料桌布、塑料手套等辅具。还有一些外卖商家则是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了低价且难以降解的塑料盒、塑料袋。有研究团队估算得出2019年我国共产生约90万吨外卖垃圾,其中塑料垃圾约占六成、纸类垃圾约占三成、其他则是木质筷子、金属类垃圾等。近些年来,这些外卖垃圾的数量还在快速增长。我们作为消费者,可以在点餐过程中把环保包装作为选择依据之一,用我们消费取向推动商家使用简约绿色的外卖包装。

自备餐具。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也与日俱增。比如一双小小的筷子,就会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据调查,我国每年消耗450亿双一次性筷子,相当于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除了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的塑料汤勺以及它们的包装,累计起来数量同样惊人。如果你是在办公室、家里或寝室等固定场所点外卖,完全可以自备一套常用餐具。现在的外卖平台,在下单前也通常会提醒消费者选择提供餐具的数量。聚沙成塔、积水成渊,举手之劳就是为我们的家园增绿添绿。

垃圾分类。外卖的特点之一是方便快捷。因此,有些人会在用餐结束后将“方便”进行到底,把剩下的食物留在餐盒内一扔了之。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动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的收集、运输、处置设施建设。外卖所产生的厨余垃圾切不可成为垃圾分类中的盲区。外卖垃圾分类不是小事,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需要人人动手,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