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生物多样性这样赋能共同富裕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日报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2-11    

生物多样性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消除贫困联系紧密,对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生产性生态系统和保护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科学路径,让生态保护和修复释放价值,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低收入群体增收。

2022年下半年,围绕“生物多样性助力共同富裕”主题,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浙江省选点展开了调研。

在浙江,生物多样性这样赋能共同富裕

在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四明山,中华蜜蜂为温室大棚里的草莓授粉。光明图片

“三条鱼”唱响“海洋牧歌”

近年来,舟山市在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打造海洋牧场,筑礁引鱼和增殖放流双管齐下,可持续作业和三产融合齐头并进,东海海域上奏响一曲曲幸福牧歌。

2015年,位于舟山市普陀区的中街山列岛,41.8平方公里海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17年至2020年间,当地共投放5300个人工鱼礁单体,上覆海草和藻类底栖植物,构筑起空间大小为5.69万空立方米的立体式海洋生物之家。

在东极镇庙子湖—青浜一带,澄净的海水下面,成群的鱼儿在人工礁体间畅游,一处处鱼类安居的海底家园星罗棋布。海水水质定期监测数据表明,这一带的海水透明度达1.39米,富营养化指数降到0.38,pH值、石油类、溶解氧等指标大幅优于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中街山列岛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浮游动植物、恋礁性鱼虾在人工鱼礁聚集,形成新的小型生态系统,也为生态价值实现提供可能,这值得以更大力度保护海洋。”舟山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局长张红军说。

普陀区还通过实施增殖放流,不断丰富渔业资源。每年增殖放流的大黄鱼、条石鲷、曼氏无针乌贼等各类鱼苗均在1000万尾以上,实现海洋牧场游泳动物的品种和数量双提升。在青浜西北边海域的一个个深水网箱内,大黄鱼欢腾跳跃。养殖户吴上明在此经营多年,从2017年起,他养殖的大黄鱼数量逐年递增。“东极海域养殖的深水大黄鱼,味道、条形跟野生的十分接近,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吴上明说。

海洋牧场建成后,周边海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黄鱼网箱养殖的品质也逐年提升。养殖户施光品家的大黄鱼,价格比其他产区高出1倍多,却成为畅销货,市场从长三角拓展到韩国。2022年,他将大黄鱼的养殖数量扩大为180万尾,带动更多海岛乡亲增收致富。

一些渔民靠网箱养殖收入倍增,一些渔民却“洗脚上岸”,由生产性捕捞转向休闲体验式捕捞。每年伏季休渔期,当地都会开展包括海钓在内的休闲经营活动。“从零起步到如今的8条游艇,按1条游艇一天收入2000多元计算,休渔期休闲游艇的收入达200余万元。同时,辅以延绳钓、潜水采集等抓大放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作业方式,不受禁渔期的限制,四季都可开捕,可以让50条渔船、152名渔民获益。”东极镇党委书记刘涛把账算得明明白白。

得益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从“传统捕鱼”到“网箱养鱼”再到“休闲钓鱼”,“三条鱼”见证了普陀渔民的致富路,昔日的小渔村变成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富裕村。

在浙江,生物多样性这样赋能共同富裕

游客在仙居县杨梅基地采摘。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仙居分局供图

“一颗杨梅”延出“杨梅经济”

仙居县拥有悠久的杨梅种植历史,素有“中国杨梅第一县”美誉。全县超过百年树龄的古杨梅有13425棵、千年杨梅28棵。南宋嘉定三年修编的台州府志《赤城志》,其中就有仙居一带盛产杨梅的记载。

作为仙居杨梅的发源地,西炉村也是“中国杨梅之乡”的主产区,杨梅种植面积达2130多亩,因果大核小、色黑红、味甜而闻名遐迩。近年来,西炉村围绕杨梅产业打造“杨梅精品村”,将“杨梅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

要想品质好,在栽培技术上自然就要“有一套”。西炉村在杨梅种植园区全面推广杨梅矮化、避雨、绿色防控栽培等技术,高品果率达到60%。在大力推广肥药双控减量技术的基础上,该村实施种养循环模式,园区内有机肥的使用面积占到80%以上;同时,采用生物和物理统防统治手段,全面减少农药使用。“为了提高采摘安全和效率,我们在园区内铺设轨道运输机,亩均减少人工运输成本71%。在冷藏保鲜上,应用锁真保鲜技术,让杨梅的保鲜期由原来的7天延长到30天……”仙居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朱水星说。

科技含量再高,种植杨梅还得靠天吃饭。据农户林国水讲,杨梅的产量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采摘期如果遇上连续降雨,就会大大降低果实的品质及数量,甚至会诱发霉病。为保障杨梅种植户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促进杨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绿色、普惠金融需求在仙居应运而生。2015年,仙居县在浙江省首创推出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至2021年年底,累计赔付6777.09万元。此外,杨梅种植户通过县里的数字化助农平台“亲农在线”办理“杨梅贷”,不仅可大大简化审批流程,年利率也优惠明显。

随着杨梅产量的提升,杨梅的深度开发提上日程。2004年起,西炉村杨梅种植园内的杨梅企业开始推出杨梅原汁、杨梅醋饮、民间古酿等系列果蔬汁饮品和酒水,此外,杨梅肉、杨梅核、杨梅花青素的附加值也被不断挖掘。

越拉越长的杨梅产业链在仙居形成了独特的“杨梅经济”。通过实施优质品牌战略,扩大基地规模,建设专业市场,推行标准化生产,仙居杨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显示,“仙居杨梅”品牌的价值达24.98亿,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杨梅类中排名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仙居还出台《浙江仙居杨梅栽培系统保护与发展管理办法》,建立全国首个“古杨梅品种资源圃”,免费对外开放的古杨梅公园,杨梅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与挖掘,杨梅加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保护古杨梅种质资源和改良新品种成为仙居生物多样性助力共同富裕的特色。“如今,仙居杨梅栽培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正在积极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仙居县副县长王娴静告诉调研组成员。

在浙江,生物多样性这样赋能共同富裕

在中街山列岛,海洋牧场养殖户新建了深水网箱。舟山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供图

“一只蜜蜂”酿就“甜蜜事业”

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位于浙江省四明山东麓,境内丛山连绵,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华东地区的“绿色宝库”。自2022年以来,龙观乡探索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模式,将生物多样性内容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及乡村治理全过程,发展中华蜜蜂保种等在内的生态友好型产业。

养殖中华蜜蜂,仅利用少量的劳动力和自然界提供的蜜源植物就可以生产出营养健康的蜂蜜,不占农田,因此被业界誉为“空中生态农业”。四明山一带的养蜂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成化年间。当时已有宁波慈溪关于养蜂的记载:“蜜乃春蜂采花所酿。”新中国成立以来,饲养土蜂一直是宁波许多山区、半山区农村的一项副业。

“蜜蜂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小卫士,在龙观乡饲养土蜂,能采集方圆5公里的花蜜,在产出蜂蜜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宁波市易乐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红介绍,龙观乡拥有极佳的零星蜜粉源和良好的养蜂基础,但蜂农的养殖不是很规范,蜂蜜的销路也存在一定问题。

2022年,龙观乡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进蜜蜂养殖企业,建立中蜂生态平衡保护基地。张海红带着团队和技术落户龙观乡,同5个村签订了蜂产业合作协议,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助力蜂农增产提质。“现在,龙观乡的养蜂量从原来大约1000箱增至2000多箱,产量从每箱10斤提升到18斤左右,价格也从每斤80元涨到150元,每户蜂农平均增收15000元。”张海红说。

目前,龙观乡的中华蜜蜂养殖已经从单纯的养蜂产业升级到多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开发酒、醋、糕点等系列蜂蜜衍生品。“落户龙观乡后,我们通过开展科普教育、蜂疗康养等活动,引流3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和住宿行业营收超过150万元。”下一步,张海红将谋划如何打造数字化蜜蜂保种场,改变传统酿蜜过程不透明的现状,从而实现“从蜂箱到消费者”全程可追溯。

作者: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