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污染物与健康风险防控大会专家观点|江桂斌院士:我国新污染物研究成效显著

来源:     作者:中环报记者王珊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16    

“目前我国新污染物研究在国际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和引用率均进入国际第一方阵前列,部分工作在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引领国际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桂斌在2022年新污染物与健康风险防控大会上的发言中表示。

近代工业污染催生了环境科学的发展。1962年,Silent Spring的出版,引起学术界对滴滴涕(DDT)等造成的野生生物发育损伤的高度关注。1996年,Our Stolen Future的出版,再次引发国际学术界对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关注,开启了环境保护研究的新历程。

针对全球范围内新污染物污染日趋严重的现实,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启动了若干重大研究计划。随着 2004年5月《斯德哥尔摩公约》正式生效,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启动了对新污染物的研究。特别是最近几年,在新污染物分析方法学、环境行为、生态毒理与环境风险,以及新污染物发现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获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如在电子垃圾拆解地,积累了大量有关多溴二苯醚(PBDEs)、二噁英、溴代二噁英等环境转化、生物富集/放大、生态风险、人体赋存、母婴传递乃至人体健康影响等重要的数据,为管理部门提供了科学支撑。

新污染物相关研究是解决我国国家环境安全问题的重大需求、履行国际公约的重要基础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有利地位的重要保证。对此,江桂斌建议,应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针对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研究的方法学、污染物暴露与健康结局的关联、健康损伤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工作,促进研究成果在政府决策方面的应用。同时,切实加强学术界与环境管理的沟通,加强环境管理与企业界的沟通,保护我国化工产业,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APP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