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湛蓝,澄澈明净,一簇簇白云挂在天边……
最近生态环境部、人民网联合开展 “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征集活动,黄冈市民拍摄作品“蓝天白云下的遗爱湖”上榜,网友用镜头记录了绿水青山下的“黄冈蓝”。
谁能想到,就在今年年初,受不利气象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黄冈空气质量形势异常严峻。面对此种情况,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派出帮扶组驻点黄冈市,深入基层开展帮扶,全力助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黄冈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就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作出批示,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黄冈市政府3次召开市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会,部署安排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
为了保住蓝天,黄冈市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以大气在线定点帮扶为契机,全面开展执法大练兵,不折不扣、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推送定点监督帮扶检查任务,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在区域联防方面,黄冈市突出重点,全域攻坚。在部门联动方面,实行“五个联合”,建立生态环境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发文、联合开会、联合推进、联合督办、联合验收“五位一体”联动工作机制。在生态环境系统内部,坚持全域治理,全员上阵,整合大气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监测机构等方面力量,分批次抽调各县市区分局执法尖兵到黄冈市区,集中开展臭氧专项管控行动。
为加强臭氧污染管控,黄冈市实行臭氧污染应急管控,建立“启动—响应—反馈—行动—终止—评估”工作闭环。在一定的范围和时段内,采取错峰生产、停产检修、错峰加油、错时作业等应急管控措施,降低臭氧生成速率和浓度。
针对重点部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黄冈市建立专人盯办落实机制。市环委会办公室印发臭氧污染应急管控盯办清单,明确盯办类型、盯办点位、盯办措施、盯办时间、责任单位、盯办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点位、每一家重点企业都有人管,应急管控措施都落实到位。
治理大气污染离不开专业技术支持,黄冈市还建立研判预报预警机制和技术支撑机制,形成预报预警意见,有针对性提出分时段、分行业管控建议。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一市一策”研究,边研究边产出,助力臭氧污染防治工作。聘请专业团队对市区及周边35家涉VOCs重点企业开展精细化核查,查找企业存在的大气污染问题,形成“一企一策”治理方案,指导企业开展深度治理。
除此之外,建立调度通报机制,市环委会办公室每日调度各地各部门工作动态,每周通报各地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形成日报和周报,进一步压实基层及部门工作职责。
经过不懈的努力,黄冈市PM2.5浓度持续下降,达到二级标准,臭氧污染得到有效缓解。黄冈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科学谋划、系统管控,不折不扣地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指标任务。”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喻妙 通讯员章单伟 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