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绿水长廊是以江河湖库为纽带 吉林统筹做好“水文章”,820.3公里绿水长廊生机盎然

来源:     作者:百灵环保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28    

吉林生态强省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日前在长春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吉林省将着力从河湖治理、水系连通、节水固土等方面发力,做好“水文章”、强化水支撑,为打造美丽中国吉林样板、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提供水利支撑。

聚焦万里绿水长廊建设,全力推进河湖综合治理

“吉林省聚焦“安全水廊、生态画廊、文化游廊、发展走廊”的绿水长廊建设目标,在先行开展省级试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强化指导支持和奖惩激励,推动全省各地全面谋划推进绿水长廊建设。”省水利厅一级巡视员孙永堂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一年来,共完成投资38.06亿元,全省新建和改善提升绿水长廊820.3公里。

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累计对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等重点流域开展枯水期生态补水达到7.34亿立方米,有效维护了河流健康生命。

聚焦水网建设,全力加快水系互联互通

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针对水资源空间分布上不够均衡的问题,谋划构建了“两纵四横”吉林水网,以“大水网”建设动员大会为契机,全面吹响大水网建设的号角,河湖互济、纵横交错、丰枯调蓄、全域统筹的大水网正在吉林大地徐徐铺开。

特别是作为“大水网”重要组成部分的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6.8亿元,实现连通203个湖泡,推动西部地区湖泡湿地面积恢复至4891平方公里,如今的西部地区绿意更加盎然,珍稀鸟类越来越多,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聚焦节水固土工程建设,全力巩固和强化生态优势

吉林省将节水作为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和减少污水排放的治本之策,严格管控用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使去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110.2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78.8立方米、同比下降9.8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5立方米、同比下降12.22%,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在强化水土保持方面,累计下达资金3.3亿元,治理侵蚀沟64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7平方公里,通过固土保水、涵养河湖水源等措施,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和黑土地保卫战贡献力量。

据了解,万里绿水长廊是以江河湖库为纽带,以水域岸线为载体,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等多方面有机联系,分为城市型、乡村型和原真型三种类型。目前,吉林省已编制了《吉林万里绿水长廊建设规划(2021-2035)》并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规划》确定到2035年,全省拟建设绿水长廊1.35万公里,匡算投资1115亿元。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