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加大自然保护地监管力度 持续开展“绿盾”行动

来源:     作者:中环报通讯员李飞 王莹 王胜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16    

湖北省黄冈市生态环境局持续开展“绿盾”行动,强化监督管理,深化工作机制,以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狮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力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处,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黄冈市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规矩意识,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形成《推动黄冈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黄冈市“绿盾”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和整改攻坚指挥部、由行业主管部门组成的突出问题整改专班,坚决扛起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的政治责任。

按照“绿盾”行动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黄冈市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对照两次卫星遥感结果,对全市自然保护区情况进行全面摸排,逐项列出问题,深入比较分析,确定各类疑似问题。按照“精准交办、细化责任、属地负责、限期交账”的原则,对所有问题进行登记造册,实行痕迹管理,做到“五个不放过”(即:问题没有调查清楚决不放过、问题没有解决决不放过、违法行为查处不到位决不放过、问责不到位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决不放过)。该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做好全市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突出问题整改的方案》等重要文件,制订《黄冈市大别山地质公园管理办法》等重要规章,破解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制度障碍。截至目前,全市自然保护区786个疑似问题,无需整改加强管理问题607个,需要进行整改销号的问题179个,按要求完成整改销号问题178个,整改消耗率达99.44%,已得到省林业和草原局销号同意和省生态环境厅备案确认。

为推进系统整治,黄冈市坚持“两个结合”。一是坚持将“绿盾行动”与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整改目标从严、整改措施从严、责任传导从严、整改销号从严、督办问责从严”的要求,统筹推进问题整改,确保了指挥调度精准有序,问题整改有力有效。二是坚持将“绿盾行动”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雷霆行动”紧密结合起来。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雷厉风行的作风、雷霆万钧的力度,连续五年每年重拳出击集中整治十个生态环保问题,将规范提升自然保护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375个突出环境问题、36个重点水域排污口、4个重点水域长江河道采砂整治,取缔25个非法码头和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码头,关停、取缔和整治6535家养殖场,新建、扩建、改建4个城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启动26个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48个生活污水厂整治项目,完成5个区域的石材开采加工污染整治,完成25家落后产能企业的淘汰整改。

为强化督办检查,该市制定了《规范提升自然保护区考核评分办法》《“雷霆行动”规范提升自然保护区检查督办方案》《“雷霆行动”升级版规范提升自然保护区工作目标任务考核验收工作方案》等文件,坚持深入一线现场督办,紧盯自然保护区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落实“七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天一动态、一项一督办、半月一通报、一月一碰头、一季一会议、半年一考评、年终一结账),每月现场督办不低于3次,年下发督办函30余份,实现自然保护区现场督办全覆盖,确保现场督办不遗漏,不放松、不应付。

此外,全市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众积极举报涉及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行为,公开征集问题线索,查处整改了狮子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基础设施、雷达气象站违建等问题。

 来源:中国环境APP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