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湖北省第四轮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在帮扶组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明确重点工作任务,紧盯数据变化趋势,持续攻坚,全面开展现场帮扶,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成效。
黄冈市不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在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市里率先建立联防联控、预警预报、应急响应、技术支撑、盯办和调度通报六大工作机制。加强巡查摸排,组织第三方服务团队对市区35家涉VOCs排放工业企业进行精细化核查,对市区71家汽修企业和26家加油站开展检查,开展重点区域“扫街行动”。强力推进以汽修企业、工业企业、加油站、建设工程、餐饮企业为重点,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市区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汽修企业喷漆废气排放、加油站油气回收、建设工程废气排放专项整治行动,现场交办企业存在的问题。
鄂州市全力配合做好大气帮扶工作,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明确2022年第四轮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行动有关事项的通知》相关要求,结合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难点、堵点制定配合第四轮帮扶工作方案。开展臭氧污染应对工作,共计派出车辆158台次、出动人员322人次、检查企业19家、工地43个、机动车418辆、餐饮13家、秸秆焚烧火点巡查25个。开展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发现高值点位及时交办,迅速整改。强化秸秆禁烧巡查,严格落实区、乡镇、村、组四级监管责任,发现黑斑及时处理。
咸宁市在省第二帮扶组的指导下,针对前三轮发现问题及第四轮帮扶重点工作,重点开展“回头看”复查,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情况,柴油货车常态化联合路检路查执法等工作。深入各县市区重点涉气企业、建设工地、餐饮油烟、加油站现场,全面查找污染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帮扶建议。
襄阳市近期召开《襄阳市2022-2023年秋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座谈会,解读探讨襄阳市大气污染现状和秋冬季治理攻坚方案。不仅如此,还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团队,研究探讨襄阳都市圈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行动编制大纲和工作方案。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和油品质量监督抽测专项行动,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拉条挂账”式管理,督促整改到位,强化监督落实,压实VOCs治理责任,切实减少油气排放。同时配合省帮扶组移动源抽查,一方面对襄州企业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监督抽测,另一方面,联合公安部门在市东津新区开展机动车路检路查工作。
十堰市在省第三帮扶组的指导下,分析了2015年至2022年的十堰空气质量数据、存在的短板及不足,深度谋划下一步工作,并且前往张湾区刘家沟大气国控监测点,分析了该站点当日PM10数据偏高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应对建议。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十堰市委党校,参加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暨推动县市区空气质量争先进位精准帮扶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大气污染防治能力。
随州市紧盯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臭氧浓度分钟数据,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涉VOCs排放重点企业,及时通报异常情况,要求各单位迅速排查处置。同时督促施工工地加强洒水降尘、车辆冲洗,确保建筑工地落实臭氧污染管控相关措施,落实扬尘管控“六个百分百”措施。各地生态环境分局通过现场检查、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形式对涉VOCs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应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立行立改。
荆州市持续推进移动源污染治理,通过“天地车人”综合一体式平台,整合机动车遥感监测、黑烟车抓拍、柴油车路检路查及入户抽测、机动车环保检验检测等,形成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维修直至检测合格的全闭环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单位联合管理执法机制,从源头上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还人民群众蓝天白云。
荆门市深入研究大气污染问题成因,全面推动源头治理各项攻坚行动。深入PM10污染源头,开展石料矿山企业“三治”(治扬尘、治超载、治抛洒)联防源头治理驻点帮扶专项行动,全面进驻开展帮扶,建章立制规范流程,以整促投,带动企业新增投入3100万元,升级了生产工艺,建设了规范化生产线,完善了环保设施。深入臭氧源头,开展工业企业涉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协同开展专项行动,强化专家帮扶,加强技术支撑。深入移动源污染源头,开展中心城区工地移动源专项整治,对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所有工地开展地毯式摸排,针对存在的问题,督察组逐一宣讲政策,责令工地立即整改。
仙桃市自第四轮大气污染防治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持续强化各项工作措施,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关注、分析空气环境质量各指标实时变化趋势,及时、精准调度雾炮车针对重点区域开展全天候增湿作业,开展秸秆禁烧无人机巡查。与第三方联合对渣土运输公司柴油车辆开展入户抽测,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走访、摸排、清理汽车修理户,对其是否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危险废物存储、处置及车辆密闭喷漆和收集处理等生态环境问题登记造册。
天门市发布了第四轮臭氧污染天气临时管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开展对企业、加油站、汽修、餐饮单位、市政建设等巡查管控。复查大气帮扶组交办问题,对重点区域内在建工地巡查工作,要求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对全市餐饮单位进行巡查,做到油烟净化设备全覆盖。检查柴油车辆尾气排放情况,并开展对沥青铺路、栏杆喷涂等市政行为的巡查。对工地存在降尘措施不到位的、汽修露天喷漆等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交办、整改。
潜江市召开第四轮大气帮扶座谈会,分析了大气污染现状,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随后,在第四帮扶组的指导下,前往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查看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并且开展重点园区检查,运用遥感监测车上路检查柴油车,加强城区重点道路洒水喷雾频次。各区镇街道办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整改。
宜昌市开展了“一市一策”专家会商,下一步我市将根据会商意见,保持应急管控态势不放松,全力争取优良天。开展“4+1”巡查,切实推动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等大气重点源项治理,利用无人机开展禁烧巡查。各区派出巡查组,巡查工业企业、餐饮、工地、村镇等地,强化各项污染管控措施。
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开展以来,无论白天黑夜,湖北省各地的生态环境人都始终坚持在帮扶一线,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环保铁军风采,用汗水守护 “蓝天白云”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