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部执法局统一安排部署下,我有幸于2021年10月参加了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及执法检查工作,负责了云南省昭通市赤水河源头段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此次赤水河排查是首次针对一个完整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同时开展水环境、水生态监测,也是首次围绕排污口开展多方式溯源的综合性排查。生态环境部精心部署,赤水河每个片区专门安排了监测队伍,与地方监测人员一起开展了水环境、水生态监测。
我作为云南省昭通市片区监测负责人牵头组织了赤水河源头板桥段和支流扎西河的监测工作,监测内容包括地表水、水生态、溪沟异常水体、执法问题水体。监测组共7人(长江流域中心3人、海河流域中心4人),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赵琦琳副主任牵头组织了40多名地方监测人员共同配合完成了监测工作。
虽然正值金秋十月,但此时绵延大山中的昭通市镇雄县却阴雨连绵,且赤水河流域地形复杂,山路崎岖蜿蜒,部分沿河区域路况不佳,河岸陡峭泥泞。
即便如此,排查组7名监测人员坚定信念,秉承使命,克服艰难,工作期间白天在赤水河源头板桥段冒雨采样,晚上在酒店房间加班加点鉴定分析,最终顺利完成了赤水河源头板桥段水生态监测采样、鉴定分析和报告编写工作。“深秋河水凉,细雨湿衣裳。不惧路险阻,铁军心向阳。”是海河局监测人员的真实写照。
本次排查处了常规排污口基本信息外,将监测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开展,除了水生态监测外,组织昭通市40多名监测人员对昭通市镇雄片区、威信片区地表水22个断面开展了2轮监测,同时配合排查组、执法组对溪沟异常水体、执法问题水体开展人工监测。
监测组还对地方监测工作开展了密码平行样等质控措施,确保了监测数据的“真准全”。最后,监测组按要求报送了各项监测数据,提交了《赤水河板桥段水生态监测报告》《扎西河水生态监测报告》。
此次排查监测工作期间,监测组7名同志积极参加了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回顾了党的历史,接受了革命洗礼,接受了党性教育,从中汲取信念和力量。
为期十天的赤水河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工作顺利完成了,两个流域中心并肩作战中开展了深入的技术交流,也收获了深厚的战友情。作为生态环境监测铁军,我们深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全力做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