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边,众多山野景点或壮美或幽静,不断扩充着大家的户外打卡新版图。但是,人气旺了,与人有关的“遗留物”也越来越多。据北京晚报报道,香山附近的野山是很多徒步爱好者进行户外运动的热门“打卡”地。由于不是开发景区,没有专人进行清理,山路沿途有不少被随意丢弃的垃圾。中秋假期过后的第一个周末,环保志愿者来到香山附近的野山进行了一次“清山”行动。在10多公里的山路内,志愿者总共清理出近100公斤垃圾。志愿者呼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增强环保意识,主动加入清理垃圾的行动中。
相信所有人行走户外,都期待映入眼帘的是纯净的梦境之地,而不是藏污纳垢的垃圾场。近年来,“环保行走”的理念渐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做到自觉收集垃圾。但是,尚未具备环保意识或是将环保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旅行者依然为数不少。徒步打卡快乐野餐不带垃圾袋,吃喝完毕“私字一闪念”抛下垃圾就走,看到某处有垃圾就默认为山野垃圾场……最可气的是一些人掩耳盗铃,将垃圾扔到山林深处,来一个“表面光”。这些行为,其实就是缺乏自律、缺乏公德意识的内心投射,污染了美丽的山野,也给志愿者的辛苦工作增加了难度。
所幸从报道中能够看到,志愿者们在“清山”行动中收集的垃圾总量越来越少。虽然10公里山路清理出近100公斤垃圾依然让人震惊,但毕竟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在环保意识的普及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山野、对环境、对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开始重新思考,对头脑中固有的自私任性等“垃圾”,也慢慢开始自觉清除了;更多人对环保志愿者们的劝诫与引导,也开始听得进去、落实起来了。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环保志愿者的队伍当中。清理垃圾的人多了,山野里的垃圾自然就少了,自然的美,免受、少受污染的可能性就又提高了。人的存在,本来就是自然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心越来越干净,自然环境也会相应越来越美好。
谴责驴友缺乏环保意识的声音,曾经让一些人羞愧、收敛,但效果有限。如今,环保志愿者们的“扩编”呼唤,或许更具有感召力。对于更多人来讲,被召唤、被认可、被需要,从而开始行动、自觉自律,克服旧有陋习更有动力,最终效果应该更佳。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