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37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均列全省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升至44.3%和56.02%;单位GDP能耗下降3%,能耗水平保持全省最低……今年,江西吉安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再创新佳绩,再谱新华章,再攀新高度。
近年来,吉安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深入推进环评审批改革,深度融合“三线一单”与项目环评审查工作,为环境把关、为企业护航,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为环境把关,擦亮生态底色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吉安市先后否决了5个因选址不符合园区规划或不满足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的建设项目,整理上报了10个“三线一单”应用典型案例。
“充分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预防效能,对不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坚决依法不予审批。”吉安市生态环境局环评许可与辐射安全科科长史艳飞介绍说。
吉安市高标编制了“三线一单”文本,划分环境管控单元112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24个,重点管控单元65个,一般管控单元23个,分别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1.95%、22.07%、45.98%,涵盖了全市13个县(市、区)。
为推动“三线一单”落地,吉安市建立“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融入到项目引进、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管理等各环节,加强对规划编制、污染防治、执法监督等指导作用,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和污染防治的针对性、实效性。
吉安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不断完善“两高”项目拟建、在建、存量“三本账”,严格“两高”项目环境准入,严控新建“两高”项目入驻发展,目前全市仅存六大“两高”行业综合能耗1万吨标煤以上项目26个。
为企业护航,推动绿色发展
“园区环境监测数据免费共享政策,让我们入园企业拿到权威环境监测数据,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节省了成本,实在是太方便了。”位于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西乾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圣东高兴地说。
像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样让企业免费共享环境监测数据的开发区,在吉安市还有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另外,其他的省级以上开发区也正在积极筹备开放。
史艳飞介绍说,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吉安市鼓励开发区利用现有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成果,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免费共享机制,推动一个园区、一套数据、一体共享,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吉安市制定加快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推进环评提质降费增效工作实施方案,统一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流程,推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动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今年来,吉安市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335个、登记表备案557个、环评豁免项目640个。
此外,吉安市开通环评绿色通道,梳理2019年以来的91个“5020”项目和今年416个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情况,实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高效服务项目建设。今年来,吉安市完成“5020”项目环评手续55个,完成率60.4%;完成重大项目环评手续284个,完成率68.3%。
下一步,吉安市将持续深化环评审批改革,优化创新监管方式,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第一道防线”,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