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区“双总河长”制抓出实效、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来源:     作者:陈伟 卢新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1-23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水污染治理及流域生态保护。近5年,完成集中纳管治理村庄138个,完成7条流域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有力推进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厦门市集美区以实现辖区内流域“蓝天、净土、碧水、河畅、景美”为目标,按照“先岸上后水中、先治标后治本”的治水思路,采取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控源截污、管网整治、雨洪增蓄等多种措施和手段,全区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有效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和营商环境。

集美区拥有厦门市最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上游是饮用水水源地,下游是景观水体。杏林湾水库是辖区主要城市景观水体,自然过程与城市化过程高度耦合,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增强。

为确保饮用水和景观水不受污染和破坏,集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率先建立区、镇街“双总河长”架构和区、镇街、村居三级河长体系,设立党政同责的“双总河长”制。区委书记、区长带头巡河,一线协调、解决问题。集美区全区57名“施工队长”形成上下联动、联合作战、创新推进,有效解决治水过程中的难题。

同时,集美区将辖区内3条溪流、14条干渠及153个湖库塘全部纳入河湖长制实施范围,制定出台区级、镇(街)级《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方案》。区级河长落实“一月一巡”,俯下身子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明确16个成员单位,研究解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形成督办清单,构建“事事有人管、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办”的良好格局。集美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做实现了河湖长制的有机衔接、全面覆盖,做到“河湖齐抓,全域治水”。

此外,集美区持续完善治理机制,创新治理手段,与厦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紧密合作,开展集美区水环境污染来源解析及调控策略研究,强化科学施策,流域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深青溪浦边桥2020年水质年均值为Ⅲ类;市控断面环美北路桥2021年水质年均值为Ⅲ类,2022年1-8月水质均值为Ⅱ类。坂头—石兜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许溪上庄鱼鳞闸2021年水质年均值为Ⅲ类,2022年1-8月水质均值为Ⅲ类;苎溪桥2021年水质年均值为Ⅱ类,2022年1-8月水质均值为Ⅱ类。2022年1-8月杏林湾水库三个检测点水质均值达到湖库类V类水标准。

截至目前,集美区累计投入20多亿元,推动全区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主要实施许溪、深青溪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深青溪、瑶山溪河道清淤工程,深青溪生态补水工程,许溪截污控源工程,深青溪、瑶山溪综合整治工程,7条小支流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等六大类工程,共计33个项目。完成许溪周边25口鱼塘收储工作;完成全区集中纳管治理村庄138个,完成全区分散式治理村庄70个,实现了流域治理由“治水实践”到“治理创新”转变。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