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石:谱写人与白头叶猴的共存篇章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李翔宇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2-30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中国角广西主题日展览上,白头叶猴成了一大看点——这一在全球仅分布于广西的濒危物种,从20世纪80年代的3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1400多只,崇左市白头叶猴社区保护地案例也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取得这样成就的不易,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的潘文石教授比任何人都要了解。不久前,他刚刚获得“2022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

从1996年至今,潘教授从未停止过对白头叶猴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这其中的努力不仅是如何去保护自然,更是如何去改善人的生活。”85岁高龄的他这样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


“要保护白头叶猴,先要改善人的生活”

在群山连绵的广西崇左,这里亚热带植被茂盛,群山连绵,悬崖绝壁、岩溶溶洞随处可见,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每天清晨,生活在绝壁石洞中的白头叶猴三两成群,像空中杂技演员一样一边在悬崖树冠间穿梭跳跃、嬉戏玩耍,一边寻找着树叶、野果等可口的“早餐”,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

伴随着清晨深山中的动静,潘教授也早早收拾好了自己的背包,开始了一天的野外研究。

潘文石教授在喀斯特石山丛林中追踪研究白头叶猴25年。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供图。

对于潘文石教授而言,野外科考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惯。自1980年起,他就在四川卧龙地区和秦岭南坡地区开展大熊猫保护工作,直到自然保护区建成才离开。

“过去,我们对白头叶猴知之甚少。当我听说这一物种时,它们正在消失。”潘文石教授向记者介绍,“白头叶猴被公认为世界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也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曾经在崇左、宁明、龙州和扶绥4个县喀斯特峰丛地貌的石山之中,散布着16个相互隔离的地方性小群体,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森林砍伐和盗猎,仅剩下崇左板利的弄官山区和岜盆的弄廪山区生存着2个白头叶猴地理种群。”

为了研究和解决白头叶猴的生物学问题,在秦岭的熊猫研究保护工作告一段落后,潘文石教授来到崇左开始了新的荒野研究。当地条件艰苦,很难找到住的地方,他只能以一个废弃的破房子作为自己的研究“基地”。“墙壁四面都是裂开的,没有门窗,更不用说水电了,稻草堆上铺了一张草席,我就蜷缩在上边当床。”

那时的潘文石教授还没有意识到,“艰苦的条件”正是导致白头叶猴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的崇左市尚未脱贫,艰苦的当地百姓为了一点薪柴就破坏了大片的森林。“森林被破坏了,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恶化,人们的生活就更困难。”潘教授痛心地回忆着自己曾亲眼所见的悲剧。“我走访了几处森林,那里几乎没有几棵树。穷困、砍伐、更加穷困……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潘教授告诉记者,其实恶劣的生态环境是人类与猴子共同面临的生存难题,人类甚至更加艰难。猴子尚可以寻找到山壁石坑中的雨水、积水,但老百姓不可能爬到悬崖峭壁上,他们只能饮用一些很脏的水,引发了很多疾病。

面对这种“人比猴子苦”的境况,潘教授意识到:只有让百姓得到温饱,自然保护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崇左自然保护的核心问题,首先是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然后白头叶猴才会有希望。要保护猴子,先要改善人的生活。”


“我要尽我所能关怀百姓”

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潘文石教授从能源问题着手。村民砍伐森林,本质上是通过烧木材获取能源,只要寻找到可替代的能源,乱砍滥伐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在对当地环境进行细致考察后,沼气成为潘教授心中的首选。面对当地窘迫的资金状况,潘教授想起了刚刚获得的“福特汽车环保奖”。“我把10万元奖金全部投入山村沼气池建设,在村口张贴了收购牛粪的告示。”没过多久,家家户户抢着送来牛粪。“用上沼气,我们就不用砍伐树木,还能改善我们村子的卫生和土壤条件,这么多好处我们心里都懂,都愿意接受。”一次,一位农民老婆婆拉住潘教授的手跟他说:“你们是积德的人,做的是积德的事啊。”

这次筹款只是开始。看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潘教授没有停下脚步。面对用水难题,他联系北京大学生态文明中心,出资为村民修盖水池和饮水工程项目;村民因卫生条件问题引起了肝病、妇科病等疾病,他专门从北京请来医生为居民治病;村里学校的硬件条件很差,孩子们的学难以保证,他又向海内外朋友、企业和政府部门筹集资金,建起了一座600平方米的小学,让孩子们能在崭新又安全的环境中学

潘文石教授与他的华侨朋友夫妇为他们捐建的崇左乡村医院剪彩。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供图。

“我的(研究)方向虽然主要是生物基本问题的研究,但我坚持尽自己的力量去关怀老百姓,即使投入不多,产生的效果也会是巨大的。”潘教授感慨地说,“在大城市里,有很多高大宏伟的建筑,但我们要看到在那些偏僻的地区仍有一群贫困的人,他们所在的地方不仅有着人类的生存危机,也有着动物的生存危机。”


“要让更多人加入生态保护的行列中来”

在潘文石教授眼中,正确观念的培养和引导才是解决当地贫困及生态保护问题的核心。

他呼吁当地政府根据气候、土地的状况支持百姓种植甘蔗,代替原先的水稻、杂粮来增加经济收入。随着甘蔗产业在当地的兴起,原先贫困山区中80%的居民都有钱盖新房子。在潘教授的引导下,曾经的贫困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

潘教授更加注重可持续文明意识的宣传和培养。“要让更多人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政府、百姓的力量汇集起来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大努力。”

一直以来,潘教授进出于广西的不同学校和政府部门,作过数十次“生态文明报告”。从“维护自然环境”到“保护白头叶猴”,潘教授向当地人民传达着“保护现存,恢复损失,阻止对未来的破坏”的理念。“当大家接受了这种新的道德伦理观念后,事情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说到这里,潘教授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他难以忘怀的事情。

潘文石教授为广西领导干部讲课。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供图。

1998年4月10日中午,三位农民紧张地抱着一只受伤的白头叶猴找到潘教授。这只白头叶猴被偷猎者的铁夹夹住,是这三人将其救下后送来寻求帮助。经过仔细包扎并确定无恙后,这只白头叶猴被潘教授重新放归山林。“当我拿出酬劳感谢这几位农民时,他们却拒绝了我,认为这是他们理应做的事情。”潘教授告诉记者,当时他的心中扬起了阵阵暖意,“一直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人们已慢慢树立起了保护自然、保护白头叶猴的观念。”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潘文石教授的研究基地所在的弄官山白头叶猴分布区,白头叶猴的数量从1996年仅存的105只,已经增长到了的900多只(2018年)。崇左的大山中,这群机敏的“精灵”更加自由地穿梭在崖壁之间,与日渐富足的百姓共同生活在树林茂密、河水洁净的同一片天空下。

白头叶猴家庭群。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供图。

这是潘教授毕生的心愿。在获得“2022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之际,这位与荒野为伴的老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只希望通过我微小的努力,和谐地处理这些生命之间的关系,根据当地动物生命与百姓生活的实际状况,寻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起自我创造、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白头叶猴的保护工作还在继续。今天,在广西崇左的深山里,潘教授依然奔波着,谱写人与白头叶猴和谐共存的乐章。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