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深度优化核与辐射监管,数据质量核查排名全国第一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周雁凌 王文硕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5-26    

“2020年以来,我国每半年开展一次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数据质量自动核查评估。今年4月,国家反馈2022年下半年数据质量核查结果,山东省在全国排名第1位。其中,青岛、聊城、威海、济宁、滨州市成绩较好,监督检查情况好于全省平均数。”这是5月25日山东省在全省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上通报的2022年度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数据质量核查情况,会议传达了2023年全国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总结了全省核与辐射典型经验做法,部署推进下一步重点工作,深度优化核与辐射监督管理。

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罗辉对记者说:“去年以来,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勇担重任、奋发进取,努力做到‘管好源、看好人、守好库、服好务’,切实做好核与辐射监管、监测、应急三篇文章,辐射环境质量始终保持良好,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100%,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安全受控,筑牢了全省核与辐射安全防线。”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保障辐射环境安全

2023年5月18日10点,青岛市某放射性物品运输公司运源车在行驶途中与一辆私家车相撞,发生交通事故,运源车内的放射性药物和医用放射源铅罐被甩出车外,押运员立即根据公司应急预案要求利用车内X-γ辐射剂量率仪进行监测并报告。这是会议现场播放的“平安青岛2023”辐射事故应急演习纪录片中的一幕。“事故”发生后,当地按照“发生事故—报告接警—响应处置—终止响应”等步骤开展全程演练。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处处长谭庆红告诉记者:“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监测、应急‘三驾马车’必须并驾齐驱,做好事故应急,锤炼过硬队伍,只是其中一环。山东省围绕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创新监管方式,编制覆盖陆、海全域,聚焦重点核设施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着力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在2023年全国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上,山东省以《强化监管效能 织牢监控网络 全方位提升放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为题作了典型发言,是3个典型发言省份之一。”

山东省持续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监管,充分发挥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监管效能,实时监控全省660余家涉源单位、8500余枚正常使用放射源和4700余枚废旧放射源。对全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监管分类分级,其中一类风险单位1289家、二类风险单位5151家,A级单位5807家、B级单位545家、C级单位84家、D级单位4家,根据分类分级结果估算,提升一类风险单位检查频次,降低二类风险单位检查频次,有效提升全省辐射监管精准化管理水平。

山东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主任程丰民对记者说:“山东省不断完善辐射环境监测体系,织密织牢监测网。稳步提升陆域监测能力,在全省设置120余个监测点位,创新‘1+16’自动站运维管理机制,发挥省级监测机构的技术优势和16地市监测机构的现场优势。在全国沿海省份中率先完成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放射性现状调查。不断提高重点核设施监督性监测水平,每年对海阳、石岛湾两座核电厂周边辐射环境和气、液态流出物开展监督性监测。”

在核与辐射应急响应和风险防范方面,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对全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创新开展辐射事故警示教育工作,制作了全国首部《辐射事故警示教育片》,组织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及核技术利用单位观看学习,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山东经验,被生态环境部肯定并转发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学习借鉴。

会上,济南、青岛、淄博、济宁、威海等市分别从防范辐射环境风险、实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全覆盖全链条”管理、举办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加强应急储备物资动态管理、应急响应流程“一张图”管理等方面作了典型发言。

 

普及核能安全常识 构筑公众沟通桥梁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先后赴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华能石岛湾核电科技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走近核电,了解核电,感受我国第一代核工业人“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

走进位于荣成市的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现代感满满地设计风格扑面而来,各种集成声、光、电特效的设备模型让参会代表的啧啧称赞。其中,国之重器——“国和一号”核电机组仿真模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总监何先华告诉记者:“‘国和一号’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核电型号,其安全系统和关键设备性能通过试验验证,能有效应对地震、海啸、大飞机撞击等突发状况,被称为不会熔毁的核反应堆,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满足超过2200万居民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超过900万吨。”

在华能石岛湾核电科技馆,石岛湾核电基地规划沙盘、高温气冷堆仿真模型等设施系统展示了核电科普知识、核电技术发展情况等内容,为广大公众走进核电、了解核电提供了平台。

在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全体与会党员从潜心求学、毅然回国、科研建设、报效国家、甘为人梯到最后以身殉国6个角度详细了解了郭永怀同志的一生,接受了红色洗礼,汲取精神力量。大家一致表示,要以郭永怀同志为榜样,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意识,保障全省辐射环境安全。

威海市副市长赵宝钢介绍,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华能石岛湾核电科技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3个场馆已成为普及核能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搭建起企业与公众沟通的桥梁,拉近了核电与公众的距离。

参观结束后,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处、行政许可处,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16市生态环境局及分局、驻鲁核电企业党组织联合开展“五级联动聚核力,一线帮扶谋发展”主题党日暨全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系统党建共建活动,倾听核电企业心声,加强交流沟通,探讨服务对接方案,充分体现“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进场服务”服务理念。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优化监管服务方式

罗辉指出:山东省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依然面临巨大的服务保障和监管压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要不断强化核与辐射安全风险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警惕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大概率的“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

今年是“十四五”攻坚之年,是实现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年。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各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核安全观,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转变监管理念,切实提升核与辐射安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严防严控核与辐射安全风险。

持续深化辐射隐患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虚假整改、违规操作等问题“零容忍”。继续抓好问题整改,压实核技术利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消除辐射安全隐患,做好隐患排查后半篇文章。深度优化核与辐射监管方式,充分发挥现有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监管效能,提升放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继续完善核技术利用单位监管分类分级制度,细化监管措施、支持鼓励及惩戒约束事项,实现“服务优质、强化重点”的监管目标。

继续强化辐射环境监测,做好海阳核电厂及石岛湾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按时完成海洋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高质量实施“海洋辐射环境放射性监测与预警”项目,合力突破海洋放射性监测技术瓶颈。着力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及时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按要求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处置流程、锻炼应急队伍、压实部门责任,确保事故应急时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推动核电项目安全有序发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助力提速核电项目“两评”审批,提前谋划核电厂监督性监测系统布局,持续做好监督性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强化核安全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用“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举办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培训班,提升监管人员的职业化水平。

罗辉强调,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不断推动核与辐射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扎实工作确保全省辐射环境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