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环境日 | 四川聘任首批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王小玲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6-03    

跟随世界冠军、奥运会金牌得主邹敬园走进“绿色大运”赛场,见证首批四川省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和四川“最美基层环保人”“绿色先锋”,欣赏演绎生态环保铁军故事的情景剧,与阿来、张海龙、杜浩一起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四川故事……

6月2日,2023年六五环境日四川主场活动举行,在这场备受期待的活动中,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代表17家主协办单位发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四川倡议,并联合启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3四川行动。

发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四川倡议

首次聘请5位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绘就巴山绿、蜀水清、天府蓝的美丽画卷,是四川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

“茫茫九派流中国,长江黄河润四川。值此六五环境日之际,我们倡议,一起努力,守护长江黄河秀美安澜。”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会同17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发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四川倡议,呼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行动,奋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四川画卷。

此外,四川参照生态环境部做法,聘任了第一批四川省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在活动现场,钟承林向首次聘任四川省5位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颁发聘书。他们来自文化、教育、科技、传媒、社会组织等领域,以此为生态文明建设再添“智囊团”“生力军”,示范引领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跟奥运冠军看绿色大运

听绿色先锋讲低碳故事

守护四川的绿水青山,离不开各行各业的“绿色先锋”。

活动现场揭晓了四川省“绿色先锋”并为获得者颁发证书。10位“绿色先锋”来自各行各业,却奔赴着同一个未来——绿色低碳时代。

   “我手上的这瓶水并不寻常,它既是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时排放出来的水,又是氢能转换成电能时的产物。”作为今年的绿色先锋,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军从四川氢能的发展和研究入手,谈到即将开幕的成都大运会上使用的氢能源大巴车。

     这场即将在家门口举办的“绿色大运”,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也让世界冠军、奥运会金牌得主邹敬园深有感触。伴随着摄影师嘉楠的镜头,邹敬园带领大家走进了雪山下的东安湖体育公园,探索解读蕴藏在大运会里的绿色密码。

大运会的绿色还渗透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运动服装实现循环再利用;餐盘餐具是可降解、可回收的;健身器材也是更环保的碳纤维材料......比赛结束以后,大运会数字博物馆将解决体育场馆荒废和营运维护难问题,让大运场馆继续服务于市民。

绿色大运会即将见证全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荣誉时刻,也见证着更加绿色、清洁、美好的明天。

揭晓四川省最美基层环保人

情景剧讲述环保人故事  共护绿色家园

2022年,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9.5%、排名跃居全国第2位,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大气环境质量实现PM2.5和重度污染天“双下降”,PM2.5达标城市和达标县(市、区)“双增加”,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走在全国前列……

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身处基层,扎根一线的四川环保人。现场揭晓四川省最美基层环保人,10位最美基层环保人常年扎根一线,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碧水、蓝天、净土。

活动现场,一张刘永涛的工作照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两位演员从刘永涛同事和妻子的角度,讲述了《笃行》的故事。他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也是全国最美基层环保人,2018年11月,手术活检被确诊为肺腺癌晚期。患病后,他仍然坚持在环境保护的路上,在理论撰写的书桌旁,在与病魔斗争的病榻上。

“刘永涛是四川千千万万普通环保人中一员。”演员介绍着,“他干着平平凡凡的环保事,多年来默默地践行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精神,只因他们深爱着脚下的土地、眼中的蓝天、手中的清水。”

大咖现场来讲课

听阿来、杜浩、张海龙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四川故事

一则“在多年的努力后,终于等到‘你’!”的新闻报道,将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了长江特有的旗舰物种——长江鲟。

“终于在今年3月,我们的试验取得了首次成功,时隔23年,长江中再次有自然出生的小长江鲟了!迈出了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的关键一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杜浩将大家带到了“保护长江鲟,守护母亲河”的“实验室”。

随着近年来长江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特别是长江鲟的故乡-四川省境内的长江中上游环境质量的改善,为放归长江鲟的试验提供了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

保护长江鲟只是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事例。四川被誉为“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去年,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生态秘境》吸引了全球目光,反映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四川的成功实践。

“因为主题和表达所限,我们在片中所呈现出来的四川多彩人文之韵,根本只是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纪录片《生态秘境》的撰稿人张海龙说,透过《生态秘境》,他发现四川今天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的生态样本。

对此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有更深的感触,他曾走过若尔盖草原是斗折蛇行、缓缓东流的黄河。以境内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生态保护状况以及当地的人文风情为重点,阿来娓娓道来。一幅四川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具体实践的“舆图”徐徐展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四川故事正在上不断上演。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