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对企业来说就是土壤、是空气。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发力,办事再提速、帮扶再升温、监管再加力——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十五条举措(以下简称举措),厚植生态“绿土”,引“凤”来。
召开政企座谈会,面对面解读举措内容
打开举措,上面干货满满。 简化流程、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梳理行政许可审批和发证事项,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确保申请材料最少、流程环节最简、审批时限最短。持续开展“容缺受理”等审批服务举措。对企业提交的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文件或手续有欠缺的事项,经过申请人做出相应承诺后,予以办理。对重点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先行办理。对部分环评申报企业所在园区的规划环评正在报批中,允许园区出具承诺书,让企业先行办理.......一项项便民利企的措施,一串串企业绿色发展的欣喜数据,都折射出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
“衷心地希望我们各个企业能够和我们一起要直面压力,应对挑战,协同推进我们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近日,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服务重点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政企座谈会。会上,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扬语重心长地表示。
召集辖区16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坐下交谈,通过开展环保政策宣传,介绍当下环境质量现状和面临的形势,并对新出台的举措进行解读,政企齐携手发力,以绿色和发展的新主题共创美丽新广陵。
持续培养“服务+”意识,让企业少跑路
“这是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给我们邮寄的《致2023年重点排污单位的一封信》。”近日,《扬州市2023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中广陵辖区范围内新增的水、大气环境重点排污12家企业,都收到了这样一封“温情邮件”。上面具体告知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后应“怎么做、为什么做”,一目了然。
“环境监管重点单位是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基础支撑,涉及环境统计、排污许可、重点源监督监测、环境监察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除了“一封信”,他们还采用“提醒函”“通知”再次告知企业“怎么做”;召集企业开展重点排污单位工作推进会,现场解答企业的疑问……动脑筋、想办法,多措并举开展入企帮扶,切实做到让企业多跑“网路”,少跑“马路”。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需要温润手段助企纾困,也需要强硬措施规范市场秩序。
为规范中介,净化服务市场,此次举措中规定,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将每年对环评编制单位开展不低于1次督查,从单位性质、编制人员、环评信用、质量控制和档案管理等方面逐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第三方真知真改、即知即改。建议第三方服务单位合理定价,适当降低费用,减轻企业负担,保持市场有序竞争。
“我们也出台了‘承诺+修复’信用修复机制,解决企业因行政处罚产生失信记录导致融资难、招标难等问题。”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除了硬性规定,还有柔性政策。“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处罚文书与信用修复指引同步送达,对承诺整改、主动厦罚的环保失信企业,第一时间提醒企业申请修复,指导开展信用修复,实现企业失信周期最短化。”强化监管指导,打出“刚柔并济”组合拳。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职能职责,进一步精简事项、优化流程、提升服务,积极开展一系列创新探索,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坚持生态环境与营商环境齐头并进,让满目绿水青山变为遍地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