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评价区域生态质量指数的一项重要指标。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度重视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工作,提前谋划,结合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党员冲锋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6月14日起,率先在全省开展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工作。
针对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提升,邀请枣庄学院专家现场培训了生物多样性监测具体操作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就如何利用相机对植物信息特征视频图片拍摄采集、珍稀植物日常监测及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数据采集等操作技能进行逐一示范操作和培训,通过实训提高了技术人员的野外实际操作能力。
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3年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工作,涉及枣庄市16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涵盖2个森林、6个城乡、8个水体生态区,分布于枣庄市的五区一市。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生态质量调查监测技术人员第一时间研读技术文件,提前部署,对点位进行初步审核研判,制定监测方案;对部分不可达的点位研究方法,提前谋划,制定解决办法。
面对近40摄氏度的高温,技术人员刚去完一个点位监测后就已汗流浃背,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往下一个监测点位出发。大家不畏艰难险阻,严格按照要求,详细记录样地信息,及时汇总,顺利完成监测任务。
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按照年初制定的“1234”总体工作思路,即:坚持一个理念(党建引领),突出两个抓手(政治建设、队伍建设),强化三个导向(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实现四个目标(全国荣誉有突破,文明单位上台阶,重点工作晋位次,模范支部当标杆),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奋勇直前,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