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金融属性的发挥与提升”研讨会以线上形式召开

来源:     作者:百灵环保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22    

9月22日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两周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年多来,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以及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界定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完善碳市场金融属性的基本要素及措施又有哪些?

今日上午,由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上海金司南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碳市场金融属性的发挥与提升”研讨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昆山杜克大学、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能源基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的行业专家学者,围绕以上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共同为发挥与提升碳市场金融属性、更加有效地实现碳减排目标建言献策。

碳市场是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与传统行政管理手段相比,既能够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碳减排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并且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GF60首席经济学家、昆山杜克大学可持续投资项目主任张俊杰介绍,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不够活跃,日间交易量和交易活跃度较为低迷,而且波动性较大。在有限的市场规模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未形成反映碳排放综合社会成本的碳价信号,对企业减排和低碳融资的激励约束作用仍不足,亟待通过市场机制的优化来提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发挥与提升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建议,通过立法推动金融机构直接参与到碳排放权的交易中,还要加强整个社会的碳基础设施建设。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孟萌认为,“十四五”期间依然处于全国碳市场的顶层设计阶段,要把顶层设计制定清晰,为2030年、2060年打好基础。“发挥活血功能的同时也要管控风险,这就要做好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哪些信息需要公开。”中证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秦二娃说。

专家学者的更多更详细观点请关注中国环境APP后续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