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形势下,建筑行业领域节能非常重要,我国建筑运行的碳排放已占全社会总碳排放的21%。” “在国外,美国70%的电用于建筑;德国建筑运行中仅采暖、空调和热水三项的碳排放就占全社会的34%。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用能压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原一级巡视员倪江波在9月15日召开的《绿色住区减排低碳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研究》阶段性成果交流会暨现代木结构考察活动中说。
“课题助力房地产、建筑业‘双碳’目标实现”
对量大面广的住区建设实施绿色节能低碳策略事关城乡绿色发展、事关居住品质提升、事关绿色生活创建,是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
我国2014年起研编并推广应用《绿色住区标准》,通过《标准》实施引导企业强化建设模式创新和技术与管理创新,在规划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内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宜居的居住生活环境,有力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住区标准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目前,住宅建筑领域仍然存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结果缺乏可比性、系统边界标准不统一、碳排放量算方法不全面、因子数据不完整等问题。
“启动专项课题《绿色住区减排低碳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研究》工作,是行业产学研力量与时俱进、深化科研攻关的又一创新之举。”“课题选题突出了国家‘双碳’目标的要求,切中行业创新发展需求,对于探索房地产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助力房地产、建筑业‘双碳’目标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课题《绿色住区减排低碳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研究》开题时评审专家一致表示。
“绿色住区的标准大致分为住区物理环境和住区居民消费两大板块”
倪江波强调,房地产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坚持节能减碳双控,节能优先,同时统筹好建筑建造、使用和改造、拆除全生命期节能减碳,统筹好城市、住区、社区一体化减碳,统筹好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一体化推进。
北京工业大学城乡规划学科带头人张建在介绍绿色住区减排碳指标体系构建时表示,通过绿色住区的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指标体系对比发现,住区全生命周期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是一个减碳发展的重要研究层面。张建认为,绿色住区的标准大致分为住区物理环境和住区居民消费两大板块。
“从单独区域单独建筑的节能设计指标转向整体小区甚至整体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目标的系统性改造”
目前,上海、北京这些超一线的城市很多老旧小区存在没有保温或者门窗密闭性比较差、缺少街区绿化等公共空间、雨污合用雨水难以再利用、新能源车配套设施不够等问题,但拆除老旧小区面临诸多困难,如何处理这些高耗能的存量小区?
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朱健靓表示,针对超一线的城市,目前的改造方针以存量建筑的更新维护为主。“从单独区域单独建筑的节能设计指标转向整体小区甚至整体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目标的系统性改造。在改造技术上的选用更多的是结合群众意愿比较强烈的类似于排水、燃气管线,结合相关低碳的改造技术,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避免重复施工,有一个扰民的情况。” 朱健靓说。
朱健靓介绍了一些上海市的成功案例。长宁区仙霞街道某小区专门规划了一个区域作为新能源车充电站,每位新能源车主加入一个微信群,协调充电问题。
蒙西小区改建了一个低碳花园的公共空间,将公共设施和低碳进行结合。一是健身器材和雨水互动,通过转动健身器材,将雨水从积水区进行抽取,对地面绿化景观进行浇水灌溉。二是日间所收集的太阳能在夜间利用,在晚上会在墙体上形成一个标识。三是配合上海垃圾分类的工作,在小区自己循环利用一些湿垃圾设置垃圾堆肥,将小区树叶、园林垃圾放入其中,最终转化成肥料供社区再利用。除了建筑本身出发以外,也需要结合低碳生活的理念,绿色共生的自然教育,让居民体验了解学习绿色创新,感受低碳生活带来的生态之美。
“课题阶段性成果丰富”
中国房地产协会人居环境委员会秘书长朱彩清介绍,课题阶段性成果丰富。课题组通过深入研究国外住宅与住区减排低碳发展政策,对标国内外住区减排低碳标准中的关键减碳指标、住区物理环境和居民生活消费的碳排放核算清单,将住区建设和居民生活行为的减碳综合考虑,积极探索住区物理环境建设和居民生活消费共同作用下的住区减排低碳指标要素与路径,为行业实施双碳目标、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道路提供重要指引。
为了全面、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课题组坚持研究与实践同步。课题组面向行业开展课题实证研究项目征集工作,特别吸收了来自陕西、新疆、安徽、河北等不同气候带和经济发展地区的实证项目,分别从当地低碳节能政策与现状、项目低碳节能技术措施、项目运营管理效能、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