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赏析 | 刘帆:书院秋闹

来源:     作者:刘帆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20    

秋到书院,分外热闹。

秋雨热闹,秋风热闹,秋草热闹,秋果热闹,秋虫热闹,秋阳热闹,秋凉热闹……人也热闹。书院的秋,是热热闹闹的秋。

持续的阴雨天气,秋风秋雨是热闹的。

天地交则泰,不交则否。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在自然界,大凡生命皆有一种共同的依归,人和植物本是平等的子民。秋一来,书院的杂草,开始上演一年最后的狂欢,回光返照式地闹腾,如秋后蚊子那般毒。割完一茬,又长一茬。我拔了又拔,它们就报复性地长了又长。打除草剂吧,是毁灭性的。农药残留到草根,草根再沉浸给土地,而大地是无辜的。

王屋山的花花草草,多是中药材,如柴胡、防风、菊花、车前草、金银花、远志、蚤休、丹参、地黄、牛膝等;药食同源的如荆芥、山药、薄荷、马齿苋、萱草、藿香、野小蒜等。它们竞相生长,各自峥嵘。

野云苋菜蔓延如海。俗话说,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雨水旺,几天不见,身手好的,能猛窜至人把高。作为书院的主人,我该如何收拾这些野苋菜呢?采了嫩叶来吃,太多又太野,根本吃不完;刈割甚至连根拔起,耗时又费力。

且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人有很多事要干。农林业的好处是它全身都有用,从土地里来,到土地里去,来踪去影,是个可持续的闭环,是个合乎自然伦理的轮回。如芝麻秆儿、修树的枝条,用来引火、做饭,正相宜。

柴火烧出的饭,有一种天然的草木香。地锅台,烧大火,刚出蒸笼的包子,趁热吃,最相宜。草木灰等生物肥,庄稼吃起来香,种红薯、土豆等块茎作物极相宜。挖出来的红薯,窖藏一部分,剩余切成片,晒成红薯干。一年四季,熬稀饭时,再适当搭几样诸如老红豆、蔓菁、槐米、南瓜干、小酸枣等,可以做成不错的八宝琥珀汤,配吃粉条萝卜馅大包子,于肠胃极相宜。柴禾的香气,混合了米面香、菜蔬香、泥土香,香气浩浩荡荡,在院里院外游走,呼应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极相宜。

书院的耕读生活,于体验稼穑、享受美食、琴棋书画之外,在书院四处走走,总有新鲜事情发生,也增添着热闹。

竟然发现一丛从未见过的植物,它的花儿像棉花,黄莹莹的,十分淡雅清秀;它的身材像蜀葵,高大,结的籽儿也像。花朵也还像黄秋葵的花儿——我拍了花朵、植株,发到中医药文化研习群里,有群友这样说。我问识花君,它告诉我,这是黄葵。还见一株高大的商陆,与相邻的苹果树一般高。商陆长在一丛紫薇间,一根发几枝,枝干张扬,气势丝毫不逊色于一贯趾高气扬的百日红。

总有新鲜物事发生,是书院秋季热热闹闹的源头活水。如去年,不经意间,见到一棵合欢树。叶子秀秀气气的,长在杂树中间,悄没声息。从此留意它了,清理那些太靠近它的杂草、杂树。今年,发现合欢树开花了,粉白色的花,阴柔气质若隐若现。这棵合欢树开红色的花该多好,秋来枝桠再热烈一点该多好……

又一想,人总是这样无趣——没有了,想有;有了,又想谋求更好更多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些植物会笑话我的。作为它们的邻居,我有点害羞了。生而为人,不知遏制欲望,习惯以一己之私欲为出发点,颐指气使,生杀予夺,或习惯以自己为中心褒贬物事,缺少同理心,不能主动换位思考等等……真是对不起。

这些不速之客是何时到书院安家的呢?种子是凭风吹来的,还是鸟儿衔来的,抑或是黄土本来就生万物?如果是土生土长的,那么是先有小枣,才生圪针,还是先有圪针,才结的小枣呢?不得而知。如果不是做学问,太细究了,就陷入细节,钻牛角尖,显得小气,固执,也无趣。

但书院是求学问的所在呀,怎么能不求甚解呢?但历史上又有人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以哲学观来理解“不求甚解”,是不是有鸣琴而治的智慧与洒脱呢?于书院,不妨“好生态,不求甚解”。反正,它们已经这样了。就在这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吧。

物种乃至思想的多元化,正是书院的主张。从此,我经过哪里,见着谁了,就打声招呼,拉几句家常,不让它们与我太生分。

自打想在偏远乡村建一家书院开始,生态和文化就是书院恒定的主题。相对于文化,对生态似乎更倾力倾情一些。生态环境一旦宽松,植物动不动就越界,小动物们也喜欢跟着闹腾,不大在乎规则与边界。但想想,边界,是人为划分的,并没有事先与它们商量。

麻雀把幼鸟孵到书院大门门轴的空隙里,小鸟叽叽喳喳地闹,让我每次关门都要小心再三。但想,人家传宗接代的大事情,借你的宝地用一下,也不能太小气。弄不好,会落个做人不厚道的名声。还有一次,一对小鸟把窝儿安在大门洞的神龛里,这似乎有点大不敬。虽然形式上我不太较真地去敬神,但内心还是对自然与超自然起恭敬心的。这些无法无天的鸟儿哟。

屋檐下不知何时有窝马蜂。三窝马蜂两窝燕,是好人家的征象呢。但马蜂嗡嗡作响,书院进进出出的小学童会害怕的。只能请它们另行安居了。那天,上二楼台阶,竟然发现一只蝎子。我用筷子夹了它,装到一只玻璃杯里。这儿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哦!我批评了它,毕竟是一只小蝎子,不谙世事,于书院大门口堰根处,放生了。

接着,厨房的池子里,竟然也爬了一只蝎子,半大不小了。吓得洗菜的女人惊叫。只好捉了,问如何处理?她说泡酒喝!冲动之下,先用少许酒冲洗,然后泡在酒中。蝎子挣扎再三,终不再做无为的努力。一切安静下来。她忽然觉得,这是杀生呀。我也觉得,这是杀生。我不杀,不闻、不见杀,不为我而杀。虽然生物链存在高低端,但坐拥生杀大权而不擅用,亦是悲悯的生态观。

嗨,书院秋闹,闹中也有静,静中也热闹。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