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州“一湖一策”保护洱海

来源:     作者:中环报记者蒋朝晖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13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的《云南省洱海“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2025年,洱海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洱海总体保持良好湖泊水质,湖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洱海保护治理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一场史无前例的抢救性保护治理攻坚战打响,实施了“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改变了环湖过度开发的局面。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转变,形成“洱海案例”和“洱海经验”,并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一度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重现洱海, 洱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库、渠健康生命,大理州于2019年6月18日签发实施《洱海“一湖一策”方案(2018—2020年)》,从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共六个方面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措施,并提出各项工作的具体责任单位及职责分工。

此次修改更新的《行动方案》包括综合说明、上一轮方案实施效果、湖泊管理保护现状、湖泊流域问题诊断、管理保护目标、湖泊管理保护措施、保障措施共七个方面内容。

《行动方案》严格按照“湖泊革命”的新要求,提高站位,系统谋划,自加压力、真抓实干,细化实化“退、 减、调、治、管”工作措施,坚决扛起洱海保护治理政治责任,以滚石上山的勇气和韧劲,以更大的魄力、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抓好洱海保护治理。2025年,洱海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流域保护管理体系初步构建;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持续改善,27条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Ⅲ类及以上)达到100%;洱海总体保持良好湖泊水质,湖心断面(洱海湖心、洱海北部湖心及小关邑)水质达到Ⅱ类,不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

《行动方案》实施“退、减、调、治、管”五个方面共69个项目,总投资112.62亿元。其中,“退”的项目3项,投资18.40亿元;“减”的项目7项,投资10.17亿元;“调”的项目7项,投资6.17亿元;“治”的项目37项,投资64.34亿元;“管”的项目15项,投资13.53亿元。

《行动方案》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队伍保障、监督保障五个方面,明确具体保障措施。强调加强党委政府督查督导、人大政协监督、上级河长对下级河长的指导监督;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畅通监督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升监督管理效率。

来源:中国环境APP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