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场首次引入地沟油燃料?中国已领先多年!

来源:     作者:中环报见习记者薛丽萍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13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量的大背景下,交航空燃料的绿色转型越发紧迫,而探索使用生物燃料作为减排重要的手段之一,不仅可持续发展潜力突出,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

日本宣布首次引入以地沟油为原材料的可持续航空燃料

日前,日本成田机场宣布将于9月16日首次引入由当地企业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而燃料的原材料之一就是来自餐厨等行业产生的废弃食用油,也就是俗称的“地沟油”,与传统航空燃料相比,新燃料预计能使碳排量减少8成左右。据悉,日本对可持续航空燃料寄予厚望,计划到2030年,将国内航空公司燃料的10%替换为可持续航空燃料。

“地沟油”经加工后回流餐桌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但将其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后制成可持续航空燃料,便可以在降低国际航空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原材料包括各种可持续资源,除上述的“地沟油”外,还包括林业和农业废弃物、从空气中捕获的碳和绿色氢能等,与其他燃料的“碳足迹”相比,这些原材料决定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循环利用性质,使其可在生产、分销、运输和燃烧阶段减少排放,共计可减排75%以上。

可持续航空燃料能够替代传统燃料,这也意味着其可以与现有的飞机结构、航行技术完美“配合”,并不需要对飞机零件进行更新。

中国领跑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研发赛道

日本国内机场将首次引入当地企业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微博平台,#日本机场引入地沟油燃料#话题截至目前阅读量已达6978.2万。部分网友表示这一做法既节能环保又降低成本,一举多得,值得我国借鉴。

但实际上,中国不仅对这一领域早有部署,还仅次于美国、法国、芬兰三个国家,成为第四个掌握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

早在2009年,中国石化就启动生物航空煤油的研发工作,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油生产技术。

2011年9月,中国石化在镇海炼化杭州石化生产基地改造建成一套生物航空煤油工业装置及调和设施,12月首次生产出合格生物航空煤油。

2013年4月24日,由“棕榈油”作为主要航空燃油的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由东航成功完成试飞。时任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司副司长徐超群评价此次试飞“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此后不久,“地沟油燃油版本”的飞机也成功试飞。

2015年3月21日,载有156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的HU7604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经两个半小时降落至北京国际机场,这也是国内喝“地沟油”的飞机首次载客商飞。

今年5月,据中国石化新闻办发布消息,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油脂加氢(HEFA)路线生物航煤产品通过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Biomaterials)认证。镇海炼化也成为亚洲第一家获得全球RSB可持续生物航空燃料认证的企业,这将推动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生物航煤打开国际市场,促进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产业化运行、商业化应用。

因此,中国的相关技术研发、认证和应用条件可以说较为成熟。

降低可持续航空燃料使用成本,攻克原料制约等值得关注

我国在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研发方面虽然走在世界前列,喝“地沟油”的飞机也完成载客商飞,但多年来民航绿色转型结构性矛盾突出,短期内以化石基航空煤油为主的民航能源结构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可持续航空燃料等技术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

一方面,受成本制约的影响。有相关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2015年,大约3吨多餐饮废油才能生产1吨生物航空煤油。以国际标准测算,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成本是石油基航空煤油的2至3倍,航空公司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替代传统燃油的成本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原材料收集体系及循环利用标准尚未成熟。“地沟油”等废弃油脂虽在生活中为大众所熟知,但是其存在分散,难以规模化循环利用。

而日本在废弃油方面有较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值得我们借鉴。据了解,日本每年大约产生50万吨废弃食用油,其中4/5来自餐饮和食品加工等行业,1/5来自家庭。由于日本相关法律明令禁止向下水道超标排放废油,也使得整体废弃食用油的回收率可高达8成。在能源稀缺的日本,这些废弃食用油反倒成为宝贵的“城市油田”。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当日本国内机场宣布将使用地沟油制成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之后当天,日本国内废油收购价明显上涨,部分地区回收价格环比翻了一倍,甚至还出现了夜间偷盗废弃食用油的现象。

综合看来,降低航空公司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成本,加大相关科学研究和资金支持力度,建立规范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材料回收利用体系等或许成为当前将领先技术真正落地商业实践,使之规模化的重要抓手。

翻阅《“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记者发现,《规划》要求深入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应用取得突破,力争2025年当年可持续航空燃料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十四五”时期民航绿色发展主要指标中,可持续航空燃料消费量5年间应累计达5万吨。

可以预见,“双碳”目标下,我国民航绿色发展、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期待我国民航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低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为全球民航低碳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实践。

来源:中国环境APP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