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营里镇鹿家庄子村在“坚持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为目标,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村容村貌、村风村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鹿家庄子村以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行动为契机,累计投资400余万元进行“户户通”工程建设和村庄“五化提升”,高标准硬化村内7 条大街,新修排水沟 5000 多米,栽植绿化苗木 1 万余棵,新建游园 3 处、文化广场 1 处,村庄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村庄面貌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鹿家庄子村,每家院前都有一处宽约 1 米的赏花池,里边间植冬青等常绿苗木,点缀月季、太阳花、波斯菊等花卉,花开时节,蜂戏蝶舞,营造出“家家有景,推门见绿”的雅致景观。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过程中,鹿家庄子村以经济实用、建管并重为原则,采用纳管集中拉运治理模式对村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承诺书》,全村共有431处宅子,除1户常年不在家外,其余430户全部安装,末端安装了4个各16方的收集池,镇村成立专门的拉运队伍、巡查队伍、设施运行维护管理队伍,做到坏了有人管、满了有人拉,确保贴心服务到位。
作为全镇第一个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村庄,鹿家庄子村为每户村民发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只垃圾桶,在村委大院西侧设置垃圾分类暂存点,明确“绿色厨余垃圾、红色有害垃圾、蓝色可回收垃圾、灰色其他垃圾”图案及标识,通过“村村响”广播、宣传海报等方式高密度、全覆盖地传播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设立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开展“大手拉小手”家庭推广活动,持续鼓励、引导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切实将生活垃圾分类与提升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使“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行动自觉,成为文明生活新风尚。
编辑:邹祖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