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朱贤瑾见证了单位名称从环境监理总站到环境监理支队再到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历经了三产服务业管理、建筑工地治理、多领域环境执法等多个岗位磨炼,凭着对工作的热爱,他的足迹遍布淮安的大街小巷……扎根生态环保执法一线23年,朱贤瑾用目光记录生态环境改善,用脚步丈量生态发展,用行动捍卫蓝天碧水,见证了淮安这1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向好的喜人变化。
深钻细研,磨炼本领
时光荏苒,工作的岁月犹如弹指一瞬。回去起过去十年间生态环保执法工作的变化,朱贤瑾感慨万千。“环境执法的专业性很强,一方面需要不断学习、实践,另一方面需要向专家和前辈请教。”朱贤瑾说,由于在校学习的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他对环境执法、污染物指标的知识并不了解,但他一直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学习中提高,在执法中磨砺。十年来,环保法规不断更新完善和执法要求更加地细致严格,这对环保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朱贤瑾白天在现场执法、督查,积累经验,下班回家后抓紧时间学习各类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因为不怕吃苦、积极主动,他总是能迅速入手到“样样都通”,从能独当一面到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工作,成长为了一名优秀专业执法能手。
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朱贤瑾主动带领科室同事建立了全市千余家固定污染源台账;调处群众环境信访投诉300余件;组织查办环境违法案件近100件,累计罚款2600余万元。作为业务骨干,他多次带队参与省厅组织的化工行业、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武澄沙地区、水环境保障等专项交叉互查,在执法实践中充分淬炼自己的业务本领,不断提升环境执法素养,频频获得“先进个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业务尖兵”。
条件艰苦,砥砺前行
刚工作时,朱贤瑾面对的着全市工业污染源约有1400余家,而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企业仅有5家的状况。当时,企业环保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在生产过程中常有乱排乱放的现象,给当地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一次夜间值班时,有一家工地被举报,我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执法,可对方十分不配合,态度强硬,最后我们只得联合公安部门执法,这才解决。”朱贤瑾说,当时没有先进的执法技术装备,只能靠腿走、靠眼看、靠鼻闻,执法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摩托车,通讯工具为固定电话和传呼机,还常常会遇到违法企业不配合、调查取证难、现场执行力有限等情况,做好环境执法,十分不易。
纵然条件艰苦,执法费力,但朱贤瑾从未想过放弃,针对部分企业在面临环保执法时存在的抵触情绪,他耐心地向企业讲解乱排乱放的危害,普及环保知识,针对企业的生产特性,告诉他们哪些地方容易疏忽、可能会出错,将会造成什么后果。
十年来,随着环保理念和健康观念深入人心,大众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特别是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的出台,使得生态环境执法进一步向法治化、程序化、规范化迈进。如今,几乎每家企业都安装了环境污染源监测系统,环境执法人员可以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及时准确锁定污染物排放的异常情况。
“现在我们执法检查使用的是移动执法平板,执法过程中使用的是红外热成像仪、无人机、风速仪、水质快速测定试剂或者试纸等多种装备辅助检查,环境执法比十年前高效多了,科学多了!”朱贤瑾说,“现在蓝天白云的时候越来越多了,河水清澈,绿植随处可见,环境越来越好了,这是我们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勇当先锋,坚守初心
朱贤瑾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本着这样的奉献精神,他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身体力行,全心全意解决环境难题,并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其它同志。一次次环境督查检查、一件件环境违法案例、一条条环境信访诉求,在外人看来环境执法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但就是这个“苦差事”,他一干就是二十年,而且干得优秀,干得出色。面对许多人的追问,他常说:“作为一名环境执法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调处群众环境信访就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好体现。”
走过多少泥泞的路,徒手拆过多少小锅炉,爬过多少陡峭的烟囱,夜间去过多少建筑工地,到过多少企业,办了多少案件,踏坏了多少双鞋,熬了多少个夜……这些,朱贤瑾已经记不清了。“作为基层环境执法一线的工作人员,下一个十年,我将继续用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一直坚守治污前线,守护家乡的碧水蓝天。”朱贤瑾坚定地说。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