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闭幕
当地时间12月17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名古屋议定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闭幕。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闭幕式。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COP15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当地时间12月17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第三场新闻发布会。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吉尔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穆雷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成功通过
当地时间12月1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同时,会议还通过了关于资源调动和技术科学合作及支持其执行的决定、关于规划监测报告和审查机制的决定、关于DSI的决定等一揽子文件。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COP15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当地时间12月20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吉尔博,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库珀出席发布会,回答了记者提问。
六部门联合发布《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12月20日,农业农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将外来入侵物种分为植物、昆虫、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病原线虫、软体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8个类群,共59种。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同意实施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关于同意实施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的通知》,启动56个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就试点工作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等内容,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主要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